导航

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⑰ 丨永善黄华:“金果”挂枝头 村民笑意浓

 2022-05-17 15: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回归地,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

2015年以前的昭通,在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1235个贫困乡,185.07万群众的眼里写满了清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昭通儿女历经5年的砥砺奋进,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5.07万群众告别贫困。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323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

今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奋进的村庄、美丽的村庄!

时值初夏,又是一年水果上市季。在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区旁的永善县黄华镇境内,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浇灌池点缀于林间,村民穿梭于枇杷林间采摘着枇杷,来自四川、贵州的水果收购商总是在这个节令到村子里收购枇杷。永善县境内沿金沙江的枇杷以皮薄、肉厚、味吨的特点早已获得市场的认可。

4月28日,黄华镇朝阳社区青杠2组居民杨万宝与妻子彭琴正在自家枇杷园中采摘枇杷。彭琴说:“今年的枇杷产量比去年高些,价格也不错。现在还没全部成熟,要有选择地采摘后,成批次地销售出去。”

杨万宝于2000年开始种植枇杷,当时种植了200多棵,是当时种植枇杷面积最大的一户。去年,一棵枇杷树的产值就达七八百元。据了解,整个居民小组最先种植枇杷的有四五户,他家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种植枇杷,彭琴十分自豪地说:“以前都种植砂仁,但因为市场原因,现在都改种枇杷和花椒了。我们家一直看好枇杷,不但没有减小种植规模,还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现在,枇杷树总量已经达到了400多棵。今年的气候比去年好,产量也比去年高,没挂果的还有120棵左右,去年枇杷的收入在8万元左右,今年收入预计在10万元左右。销售花椒也有两三万元收入,不用外出务工也够一家人的开销了。”

夫妻俩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孩子,因此没有条件长期外出务工,他们就把枇杷当“宝贝”,细心管理、用心呵护,枇杷的品质相当不错,他们每年自己在家里卖一部分,贵州、四川等地的水果收购商来收一些,还有部分通过网络的方式销售,根本不愁卖不出去。现在,他们家有两年苗80多棵,4年苗200棵左右,再过两到三年,就全部挂果了,到时产量可能会翻一番。

从成都来集中收购枇杷的付某,正在将村民采摘的枇杷分品质包装。据他介绍,每年他至少要跑五六趟,来黄华收购枇杷,这一趟至少装走五六千斤。

目前,青杠2组的50多户人家都全部种植有枇杷,面积有400多亩,一年的产值可达600万元。

近年来,黄华镇充分利用土壤、气侯等自然资源优势,在沿金沙江一带发展种植“大五星”枇杷2000多亩,目前已经挂果投产1000亩,按当前平均每市斤6元价格计算,预计全年可实现经济收入2400万元。随着大永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必将为黄华镇乃至永善县的水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要富美,产业必振兴。“十四五”以来,永善县大力实施“三个示范区”建设,对全县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因地制宜地在大兴、黄华、溪洛渡、桧溪等金沙江沿线、海拔1000米以下区域,规划打造沿江10万亩特色水果精品示范带,重点发展柑橘、枇杷等特色水果种植产业。黄华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深入10个村(社区)实地调研,在黄华镇现有2000亩枇杷种植规模(其中1000亩已挂果)的基础上,结合大永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与黄华交集的区位优势,将在金寨、朝阳、甘田、三合等村(社区)新增规划种植特色水果1.18万亩,将黄华镇打造为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产业镇。

昭通日报记者:吕翼 毛利涛 文/图/视频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大美中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