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聚焦“六大战略”丨筑好“安居巢” 留住“金凤凰”

 2022-05-11 10:04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人才引进之后能不能留得住、留得久是关键问题,人才服务环境好坏是人才选择去留的一个重要参考值。近年来,昭通市各县(市、区)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聚力筑好“安居巢”,用心留住“金凤凰”。

拎包式入住——贴心

2021年9月5日上午,昭阳区人才公寓楼揭牌仪式在靖安安置区举行。昭阳区委、区政府在靖安安置区建设了76套人才公寓,公寓内设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烤火炉及沙发、衣柜、大床、被褥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人才感受到最贴心的关爱和服务。

“刚来水富的时候,想要立马找到地理位置好、生活设施全的出租房还是比较困难的,入住人才公寓为我们免去了租房的诸多困扰。”水富引进的紧缺人才宁姗姗评价人才公寓时说道。水富市自2021年开启人才公寓打造工作,第一批人才公寓于2021年7月启用,位于水富市团结路新天地小区,毗邻医院、学校、商区、菜市场,商业配套和生活设施齐备,生活便利。目前,水富还在经开区储备了120套人才公寓,预计近期人才可顺利入住。

作为第一批入住镇雄县锦绣·幸福家园小区的胡大恒,他备感欣慰地感慨道:“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我内心满是温暖与感动,作为第一批入住者,我们是幸运的。舒适的环境,贴心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从此我在异乡也有‘家’了!”

鲁甸县筹建了5套高层次人才公寓,理世(集团)筹建一类人才公寓16套、二类人才公寓25套,鲁甸工业园区配套建设115间单间宿舍;盐津县筹建20套人才公寓;彝良县筹建5套人才公寓;威信县筹建9套挂牌人才公寓……人才公寓作为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直至留住人才战略工作的坚强保障,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职能。各县(市、区)不断整合资源,提升软硬兼备的服务水平,营造舒适的好环境,让人才住得舒心、安心、省心。

昭阳区人才公寓楼投入使用。

“一站式”服务——省心

对人才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给钱、给物上,还需要关心关注人才的各方面需求。构建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措施,让人才对工作的地方产生归属感,对生活零顾虑,才能使人才全身心投入事业之中,从而甘心为地方发展作出长久贡献。近年来,各县(市、区)为了留住人才,在当好“服务员”上狠下功夫。

“办事流程很明晰,需要准备的材料也罗列得很清楚,我们按照清单准备好材料交给工作人员,就可以等结果了,很省心。”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事务助理杨琴在谈到水富经开区人才服务工作时说道。当前,水富市采取“一窗接件、专员办理、集中反馈、统一建档”模式,为经开区企业和人才提供政策宣传和领办代办服务,保证人才需求有人听、有人办、办得好,全力打通服务企业和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巧家县瞄准问题需求“关键靶心”,及时梳理完善人才服务事项,优化人才办事流程,启动了“七个一”服务行动计划,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一名服务专员、开通一个热线、设计一张人才联系服务卡、送出一份人才宣传折页、建立一本人才服务台账、实现“一站式”代办服务,在户籍办理、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用实际行动打造一流人才环境。

公寓夜话——暖心

近日,位于巧家县金沙江畔的玉屏山麓小区人才公寓内一派热闹景象。当天,巧家县委领导到人才公寓与4名来自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代表共聚一堂,开展“公寓夜话”活动。

巧家县为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关爱,落实落细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深与人才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联系,创立了领导干部“N+1”联系人才制度,由县委、县政府领导、行业部门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业务骨干与人才结成“N+1”的对子,并建立“一把手”抓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通过不定期与人才沟通交流,及时为人才解决当务之急和后顾之忧,努力成为善识人才的伯乐、理解人才的知己、尊重人才的朋友,营造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了人才对巧家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2022年,“公寓夜话”活动已开展5期,解决入住人才各类问题10余件,切实提高了人才的居住满意度。

绿色通道——舒心

“拿上‘绿本本’就可以去西部大峡谷免费泡温泉,就医免挂号费,在水富生活感觉很幸福。”引进人才彭程激动地说道。

为了让人才在水富生活得更舒心,水富市出台《水富市“高精尖缺”人才绿色通道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发放“绿色通道人才卡”,对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本人旅游和就医等实行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同时,建立完善《水富市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分层分类联系制度,强化人才日常服务,确保各级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有渠道反映、有途径解决。

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士,一顿饭中数次吐出口中食物接待贤人,才有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誉。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做到真情实意、用心用力用情,让人才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从而在昭通安居乐业,助力昭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田朝艳  图片由昭阳区委组织部提供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