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习进行时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2022-05-07 16:52  来源:中国民族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胸怀大局的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行到复兴伟业的关键一程,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审视国内,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放眼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阴霾挥之不去,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遏制打压变本加厉,实现边疆长治久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从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从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必须更加自觉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和把握,牢记“国之大者”,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坚持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洞悉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最终形成了今天56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身份归属。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高度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深入挖掘、整理、宣传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坚持统筹兼顾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一重要论述廓清了思想迷雾和认识误区,指明了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又要始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引导各民族坚持以共同性为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既要重视做“管肚子”的工作,也要把“管脑子”的工作扎实做到位。在坚定不移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始终做到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坚持依法治理的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我们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族事务治理各项工作,在严格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按照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民事刑事问题和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要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这是着眼“两个大局”,在深刻分析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要论断。我们要始终认清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认清国际反华势力利用“民族牌”对我进行的攻击打压,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坚持整体谋划的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全党全国一盘棋,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要顺应我国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不断增强的特点,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要共同努力、协调配合,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鼓励各族群众在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城市和乡村双向流动,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强研究、狠抓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

(作者吕晓轩  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机关党委综合处处长)

来源:学习强国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民族团结 学习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