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5-06 09:01编者按: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目前,全市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把“双提升”个专项行动不断推向深入,加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定不移推进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昭通日报社特别策划《“双提升”促经济发展》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各级各部门锐意进取、勇闯新路,通过作风转变强化担当作为、促进效率提升、推动创新发展,以及为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实在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办下证来,让我们企业省心、省力更省成本!”“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4月20日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昭通“市民之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事窗口,融创集团昭通公司投资开发经理彭钰杰紧紧握着窗口工作人员的手,感谢他们在极短的时限内办妥了“九棠府”项目抗震专审工作,并代表公司送上了一面锦旗。“办理速度、服务温度”,锦旗上简单的8个大字将办事企业良好的体验感囊括得淋漓尽致。
自2021年以来,该窗口已经收到6面来自办事企业的致谢锦旗。一面面鲜红夺目的锦旗背后,凝聚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切实转作风、提效率、强服务,为全力提升营商环境所付出的努力。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优质透明的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服务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紧跟深化改革和政务服务发展趋势,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审批、监管服务、行政处罚能力水平,全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项目落地更快、获得感更强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四减”工作开启办理“快车”
“我们公司于2018年进驻昭通。由于刚进入一个新城市,对当地的一些政策、办事流程不是特别了解,加上当时审查流程烦琐,申报一个项目要从各个县(市、区)级部门申报后再跑到各个市级部门,找很多人递交多份材料,层层签字、盖章。”说起过去进行项目报批工作,彭钰杰颇为头疼。他说,不只是昭通,在其他地区也是一样,办理一个施工证可能都要耽搁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
2018年至2021年4年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部门涉及的行政许可、其他行政职权、一般性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机构改革后调整的消防、人防行政职权事项等进行了全面清理,真正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所有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行政审批科)集中,内设机构整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部门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权向服务窗口授权到位,廉政监督到位。同时,单位领导对所有审批事项共17个大项48个办理项全部授权办理。所有审批事项均可在窗口接件、审核、复审、签字、盖章、出件,切实做到了“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办理”。
为了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采取积极开展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四减”工作。2018年至今,共减少、合并审批事项30多项,将所有事项的审批环节压缩为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共4个环节;严格按照云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录缩减审批环节及报件材料,同一审批阶段相关审批部门共享一套表单材料,申请人无需重复提交,申报材料大幅减少;整个工程建设领域改革时限从2019年的120个工作日缩短到2021年的70个工作日。
彭钰杰说,现在无论是施工证办理、商品房预售证办理还是分部分项验收、竣工备案,都是一窗受理,工作人员对事项进行一次性告知,企业不再多头跑,整个办事流程快速高效。
“我们公司此次从资料报审到领取抗震专审合格证,只用了6个工作日,比过去整整节省了一个星期时间。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彭钰杰告诉记者,抗震专审是项目报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前期工作,审批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在项目建设前期,设备进场、工人待工、材料投入……一天动辄几十万元开销。
对于大型的项目开发而言,节省了一个星期时间,可能就意味着给企业节省了几百万元的成本。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检查消防设施。
主动服务架起连心“桥梁”
“王师,感谢你,等整完以后我请你吃饭。”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真挚的感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王建星的心里暖意融融,他不假思索地回复说:“不用了,为你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4月18日下午6点,王建星接到云南综合勘察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咨询工程勘察劳务类资质证书的办理事项。挂断电话,王建星第一时间联系了单位设计科的同志,了解相关的考评内容、环节、时限,并及时回访这家公司,告知他们将所需材料准备好以后,可以通过云南省勘察设计咨询业管理信息网进行全程网办。目前,此类业务已经实现全程网办、证书电子化。
“我们办事人员的手机号码公布在办事窗口和相关网站上,假如企业打电话来咨询某件事,我们不清楚的话就记录下来,马上联系相关科室看看相关业务应该怎么开展,并及时打电话对企业进行回访,绝对不会出现‘踢皮球’现象。”王建星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个科室的行政审批职权已经全部集中在窗口上,过去由多个科室10多个人才能办理的事项现在由5个专职工作人员“一窗受理”就能完成。
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事窗口的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住建系统涉及的17个高频事项(48个具体办理项)的办事指南,审批事项的受理条件、办理流程及材料清单等信息一目了然。据悉,电子版办事指南可以在昭通市人民政府网站、昭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微信公众号进行查看。审批窗口咨询量大幅降低,有效推动政务服务走向数字化、便利化,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流程、实现网上申报,真正做到“零次跑”。
基于优质、高效、快捷、温度的服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2019年进驻“市民之家”以来,办事窗口的审批工作实现了“零投诉”。
灵活出招打通便民“通道”
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昭通市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出台了《昭通市住建系统2022年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建设工程档案验收环节,将23项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纳入承诺办理。对全市推进的重大项目,行政审批科根据建设单位的需求,在工程规划许可等正式要件提交之前,开辟特殊通道,推行并联审批,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为了赢得时间,促进投资项目尽快投产,我们主动开展‘容缺后补’,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 王建星说,“容缺后补”允许暂时缺少的并不是主审要件,哪些材料可以缺少,也并不是由具体办理的工作人员随意决定的,而是有统一明确的要求。
据了解,按照“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要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力推行全程网办,依托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加快推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推广应用和互信互认,实现办件、证照、评价、监管等政务服务数据汇集,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工建系统”,全流程、全过程推行线上办理,切实让建设单位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提升审批便利度。
华森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便民措施的得益企业之一。
“我不久前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变更,当天下午把所有的资料上传相关系统,第二天电子证书就审批下来了。”华森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职员唐明芳说。过去申报资质变更需要把证书原件、相关材料等纸质资料交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现场审核,现在在系统进行网上申报,上传电子资料、进行网上审核,非常方便。涉及资质变更证书的办理时限也从10天缩减到了1天,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牵头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用发挥的大小与工程改革的成效密不可分。针对日常工作中市场主体、县级部门、市级部门面临改革的一些困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服务、上门对接,召集各类会议进行培训安排,仅2021年就召集房地产、建筑业、供水供气、勘察设计等10多类企业共500余家进行培训、座谈。同时,积极争取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帮助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昭通市在工建系统审批项目2370个、事项7324件,全流程审批事项覆盖率达63%,审批流程类型覆盖率均超过90%,走在全省前列。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营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犹如水之于鱼,树之于鸟。水阔鱼跃,树繁鸟栖。如今,在昭通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背景下,在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代表的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昭通招商引资的“磁场”越来越强。随着昭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将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在这里“生根发芽”。
昭通日报记者:谭光吉 杨 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