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践初心 善作为 写华章——记“云南省100名好支书” 保宁村党总支书记陈衍刚

 2022-04-27 15:08  来源:昭通新闻网

陈衍刚(左)现场指导甜食玉米种植。

谷雨节气前后的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已经是满山茶叶飘香,村民们在茶园采摘茶叶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庄道路四通八达,亮丽的村落掩映于绿水青山间,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正在乡村振兴中徐徐展开。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优秀、实干的领头人,近年来,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陈衍刚,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村情,确定了“万亩茶叶万亩桑、万亩茶花万亩薯”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产业,逐步把保宁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民风淳朴、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陈衍刚,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11月起在村“两委”工作,2016年4月,他当选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2021年,陈衍刚当选村保宁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目前,他从事村务工作已18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职务6年。

抓组织建设形成干事创业合力

2016年4月,陈衍刚当选为保宁村党总支书记,面对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思路不宽、能力较弱等问题。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将雷大钊、杨宝琪两名大专文化的年轻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充实了干部队伍。同时,利用与四川相邻的地域条件,组织村干部到宜宾市高县的茶产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学习茶叶规模化种植经验,全面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陈衍刚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抓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和“村务全透明公开”制度,努力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创新力、执行力。

为使班子成员的优势和特长能得到充分发挥,陈衍刚根据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了一套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力争做到村党总支统揽全局,村“两委”班子成员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做到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成员之间能形成了互相信任、相互支持和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政治风气,使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班子上行下效同步调、全局一心无杂音。保证了政令畅通,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保宁村三面与四川接壤,通四川省的硬化公路路口就有8个,乡间小道不计其数,防控难度大。陈衍刚带头研究,建立“五户联控、逐级处理”制度,通过联控户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019年,保宁村党总支部被昭通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总支部”。

抓基础设施改善落后面貌

2016年以前,保宁村许多地方只通泥土路、晴通雨阻,群众出行十分困难,陈衍刚就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便开始谋划硬化村组公路。通过积极争取,保宁村获得了政府实施的“一事一议”项目,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公路硬化需要群众无偿投入土地,部分群众存在表面支持,背后却不愿拿出土地搞建设的状况。为了让项目得以顺利实施,陈衍刚带队一次又一次地入户走访,给群众讲政策、讲好处、讲发展,一户一户做工作,深入了解群众意愿和真实想法。然后,在每个村民小组都召开群众会,集中民智民意,最终统一思想,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几年来共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28公里,实现全村43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40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

村民要脱贫,住房是基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的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陈衍刚说。

保宁村上余米、下余米两个片区的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1户16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92人。2019年,该片区仍有109户农户房屋需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和村民对政策的不理解,大多数农户普遍不愿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宁村“两委”适时调整工作方向,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重点放在该片区。为了做通群众的工作,陈衍刚带队在该片区召开了群众会数十场,挨家挨户做通思想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受交通的约束及气候的影响,导致材料运输相当艰难。为了便于工作开展,施工期间,陈衍刚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农村危房改造最难的牛厂坪村民小组,他带头组织群众抢工期,与时间赛跑,与地形作战。那时,去牛厂坪村民小组的两公里公路,坡陡、路烂、坑多、坑大,除了摩托车和拖拉机勉强能过,其他车辆根本上不去。修房用的砂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只能靠拖拉机运输,组织的3辆拖拉机,每次一车只能拉两吨材料,一天只能拉5趟,仅施工材料就足足拉了32天。32天的运输,他从不缺席,从头忙到尾,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两个月后,牛厂坪村民小组13户的房子全部修缮完毕。通过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结合全村居住环境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全面解决了困难群众安全住房问题。自2016年以来,全村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37户,农危改拆除重建和修缮加固378户。

2019年底,全村群众全部住进了安全住房。

同时,该村还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力推进水利扶贫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村内共完成饮水工程54件,覆盖43个村民小组1575户7385人;实施农村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全覆盖。

2020年,保宁村被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州市级美丽村庄”。

抓产业经济促进群众共同富裕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保宁村股份合作联社在邻近的蒿芝村楠木片区流转土地320亩,打造甜食玉米种植基地。4月21日,陈衍刚带领村干部在甜食玉米种植基地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指导村民如何覆盖地膜,一会儿指导村民如何栽植玉米苗,俨然像一位技术人员一般穿梭于基地中。

“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这是陈衍刚在2016年任职保宁村党总支书记时说的一句话。

2016年,陈衍刚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农户代表实地考察四川等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学习借鉴四川高县部分乡(镇)的茶叶、蚕桑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万亩茶叶万亩桑、万亩茶花万亩薯”的产业发展思路。并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公司+农户”“党员+能人+农户”等模式,动员群众宜茶则茶、宜桑则桑。陈衍刚率先将自己的10余亩田地全部种上茶叶、桑树,在全村范围内大力发展优质茶园、桑园,通过组建茶、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鼓励大户发展、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茶叶和蚕桑产业。

目前,全村已有茶园11000亩、桑园6500亩、茶花5500亩、桑园套种红薯6000余亩,户均拥有产业达5亩以上,实现了农户产业全覆盖。村内有年销售额68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年销售额500万元的红薯粉条加工厂、年销售额 240万元的手撕蚕丝被加工厂各1个。

6年来,陈衍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和初心,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带领群众跨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4亿元,人均收入13900元,顺利通过脱贫攻坚第三方验收,194户884人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脱贫,贫困人口清零。

如今的保宁村产业兴旺、村庄亮丽、社会安定、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生活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产业村”。

近年来,陈衍刚连续两届当选为盐津县人大代表,2018年被评为盐津县优秀县人大代表;2020年荣获“云南省100名好支书”称号、2021年荣获“盐津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同年当选为昭通市党代表。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时政 三农 农村 党总支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