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4-25 10:57当下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看不完的电影、电视剧,刷不尽的短视频、微博,聊不完的微信、QQ……对手机“俯首称臣”的日子里,我们已经多久没有闻到过油与墨的香味、没有触摸过书与字的温度、没有感受过文与章的故事。
也许早有预料,电子媒介的发展必将占据人类的生活视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读书,无论古今中外书籍,打开便是一个世界。我们可以跟三毛去往撒哈拉沙漠,了解异域风情;让余秋雨带领,感受文化的苦旅;同莫言一道,探索红高粱家族的血脉。读书日的确立也蕴含着意义,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莎士比亚等多位文学家的忌日或生日。这天能成为“世界读书日”似乎名正言顺,而背后却在提醒我们忙于眼前苟且的同时,也要记得诗和远方。
读书小到个人,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圣贤的经历都诉说着一个道理,无论顺境逆境,坚持阅读和写作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读书大到一个国家,衡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正如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所阐述:战争只能摧毁一个民族的外在,而文化的暴力将会毁灭民族内核精神的延续,精神不再,民族何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读孔子、懂仁爱,读庄子、明哲理,读屈原、学爱国,读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文明,读巍巍中国960万神州历史,读诗经楚辞汉赋,读唐诗宋词元曲……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徜徉书海,因为开卷定有益,读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