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乡村振兴“领头雁”——记水富市“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下沉乡土人才孙正彬

 2022-04-23 09: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他是产业发展的“探路者”,是群众心里的“领头羊”,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急先锋”。他就是水富市向家坝镇永安村团结片区党支部书记、水富市“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派乡土人才孙正彬。

困局中接过“指挥棒”

新书记谋定新方向

永安村团结片区党支部下辖7个村民小组390户1630人,现有党员35名,人多地少,发展经济困难。过去,这里的村民每年靠种植水稻、玉米填饱肚子,由于水利、交通基础条件差,村民发展农业经济增收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

孙正彬的父亲,团结片区党支部原书记孙泽均,任期内在产业发展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带领团结片区群众学习推广宜宾市菜坝镇种植黄花梨的经验,但由于交通、技术、销路等原因的限制,群众并没有因此富起来,探索以失败告终,不少群众也开始埋怨老书记带错了路。2013年,孙正彬当选为团结片区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做好一件事就行了,那就是想办法带领大家致富。”父亲在困局中把“指挥棒”交给了他。

接过担子后,孙正彬组织孙正强、王其高等人到邻近的绥江县和四川省屏山县、筠连县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经验,了解到“茵红李”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不难,市场销售不愁。最终,他们决定走规模化发展“茵红李”产业的新路子。

致富路艰难开辟

新产业产出新成效

带领团结片区群众改种“茵红李”,存在着较大困难。首先是群众积极性不高,因为没有存粮,将农田改种“茵红李”就意味着近3年没有粮食收成,群众心里没有底;其次是群众担心种出来的李子无人收购,销路成问题,交通不便也成为大家的担忧。

针对群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孙正彬带领孙正强等人主动出击,率先动员团结村民小组群众种植“茵红李”,用绥江、屏山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团结片区气候海拔条件进行逐项比对,恳切宣传动员,2013年底,团结村民小组49户村民只有1户等待观望,2015年底,实现全覆盖种植;针对交通制约问题,孙正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了团结片区的村组公路。2016年,引资水富永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团结片区,发展猕猴桃果园500余亩,修建进园道路9.2公里;针对销售问题,孙正彬通过多方渠道与销售商联系,在李子成熟前上门根据各户果子质量、品质定价,进行包装销售,保障销路。2017年,在“茵红李”多产滞销的情况下,团结片区的李子顺利实现畅销,产量达120吨、产值7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4万元。同时,解决了周边30余名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

发展路又出新症结

聚人才齐开“治病方”

“在李子种植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种植间距,在管护过程中,施肥存在剂量控制不科学,在病虫害防治上,存在药不对症等问题……”孙正彬介绍道。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饱和,加之进入丰产期之后管护上存在一些疏漏,果子品质亦不如从前,“茵红李”价格逐渐走低,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又遇荆棘。“一方面,需要懂技术的人来指导,真正走科学种植的道路,另一方面,要组织群众抱团发展,才能扭转眼前的困境”。孙正彬深刻地认识到,适度的规模和专业的人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此,孙正彬想到了“党支部+合作社+人才”的新思路。

孙正彬带领党员群众成立水富永恒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通过入股和土地流转方式扩大“茵红李”种植面积。截至2021年12月,带动周边其他村民小组发展“茵红李”,种植面积达千余亩。此外,在“茵红李”进入丰产期,却不断出现干枝病、土地板结等情况,他积极邀请市外专家现场指导,请教市、镇农业部门科技人员,通过修剪枝条、试用新药、换种新苗等方式,切实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提高群众的实用技术水平,孙正彬多次组织“茵红李”种植大户、管护核心人员到绥江和四川屏山、筠连等地学习。目前,合作社的股东基本达到户户掌握种植和管护技术的目标。同时,为解决销路问题,孙正彬积极与收购商对接,预计今年永安村团结片区325亩盛果期“茵红李”实现收入50余万元。

2021年7月,水富市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将孙正彬列为指导永安村李子产业发展的乡土人才。随后,孙正彬经常组织并指导种植大户在果园修枝、施肥,为今年的果树顺利挂果打下坚实基础。

探索路曲折前进

致富群众“有话说”

“上次,我的果树长虫了,我赶紧找孙书记,在他的指导下,才使果树好转。”“我以前不知道还要疏果,栽下去就没管,所以果子结得多,但又小又涩,不好吃卖不出去,我都想挖了不种了。后来,孙书记指导我按时疏果,适当施肥,现在我才发现,种这几亩‘茵红李’,比种玉米划算多了。”“发展产业有风险,以前老书记带着我们发展黄花梨是在探索,现在新书记带着我们发展‘茵红李’也是探索,谁也不敢保证‘茵红李’永远都能卖出好价钱,但只要两任书记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我们的日子就不会差。”说到孙正彬,团结片区的群众感慨颇多。

据了解,孙正彬曾在2017年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群众销售“茵红李”。当年,他家的李子品质比较好,收购商愿意出较高的价格收购。而其他村民的李子由于品质不高、价格上不去,销量也不好。见此情形,孙正彬主动找到收购商协商,将自己的李子价格降低,附加条件是将村民所有的李子全部收购。就这样,群众的李子全数售空,种植热情也更加高涨。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带着这样的想法,孙正彬带领团结片区党支部和群众不断冲破产业抉择、管护失当、销路不佳等重重困难,向着乡村振兴美好愿景迈进。

通讯员:向丽苹  水富市向家坝镇永安村党总支供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水富 李子 农业 三农 农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