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世界地球日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有多美?

 2022-04-22 18:14  来源:云报客户端

曾经是海洋中的一颗细胞

后来

她捕获了阳光

产生能量

释放出地球最早的氧气

不安于水下生活

在潮汐间爬上岸

用矮小的身体拓荒土地

诞生了地球

开始有了绿色

不但扎根大地

还向往蓝天

她站立起来

不断长高

第一片森林

出现了

她曾经历无数的灾难

为了保住种群的基因

她创造了种子

学会了休眠

一颗颗的种子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就在某一天

她不再只有绿色

于是花朵诞生了

是为她繁衍

做出的精妙的设计

短暂而美丽

赢得动物的协作

让她的领地不断扩张

这是一个繁花盛开的时代

此时

距离人类的登场

还有6500万年

给动物提供了

繁衍生息的家园

为人类文明的诞生

编织了摇篮

她是地球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主题是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地球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有多美?

云南告诉你

↓↓↓








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

从热带到寒带

千千万万的生灵集中在这里

成为自然奇观

↓↓

这里是植物王国

地处中国西南边的云南省

拥有从热带、温带到寒带的

立体气候类型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形成了极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因此

云南成为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几乎集中了

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

所有品种

其中许多种类为云南所特有

云南樟、四数木

云南肉豆蔻

望天树

龙血树

铁力木

……

云南植物种类数量

及其特有种、孑遗种、古老物种

均位居全国第一

故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这里是动物王国

云南以山高谷深、江河纵横

湖泊众多、气候多样而闻名于世

多样立体的气候类型

复杂特殊的地形地貌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类

云南的动物种类占全国种类一半以上

种类数为全国之冠

滇金丝猴

亚洲象

犀鸟

绿孔雀

黑颈鹤

濒危物种、特色物种和国家级保护动物

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与人类和谐共生

使云南以“动物王国”享誉世界

这里是世界花园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

北回归线横贯全域

境内高山耸立,峡谷深切

天然造就了云南

群英荟萃、众彩纷呈的生物多样性

使得云南成为

全球花、草、茶、菌、香等

观赏实用植物的

主要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基因库

云南的花之美

云南的草之繁

云南的茶之馨

云南的菌之鲜

云南的香之妙

丰厚珍贵的生物资源

使云南成为得天独厚

举世无双的“世界花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云南担当

生态兴,则文明兴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

也是全国的共同财富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这是云南的目标

更是云南的责任

云南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重要内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居于高山还是深谷,无论处于平坝还是山巅,或者滨河依水而居,云南各民族人民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梯田守望者

2月28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出品的纪录片《梯田守望者》发布,该纪录片展示了红河元阳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以及在多方合作下哈尼梯田的未来展望。

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族人发明了复杂的水渠系统,1300年来他们一直使用这种方法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到梯田内,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成片长于山头,村寨建在森林下方,森林涵养的水流缓缓流下,穿过村庄滋养着梯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亚洲象保护,一直在路上

2020年春天到2021年夏天,一群野生亚洲象走上了超过500公里的北上迁徙之旅。

亚洲象北移途中,工作人员的精心守护,沿途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大象簇拥着小象抱团睡觉的动人画面,都深深打动了人们。亚洲象北移途中的一幕幕情景,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近30年来,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到目前的300头左右;上世纪90年代,亚洲象分布于云南2个州市、3个县区、14个乡镇,截至目前,长期活动范围扩大到3个州市、12个县市区、55个乡镇。亚洲象种群扩散,是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体现。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崇拜观

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傣族,有强烈的山林崇拜观。在傣族传统知识系统里,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是必须恪守的,他们生活在原始热带雨林中,却绝不随随便便砍伐一棵树。每个村寨都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栽植一种专供柴薪使用的树种——铁刀木。傣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灵感也源于自然,例如傣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孔雀舞以及神话传说《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皆源自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珍稀物种绿孔雀。

迪庆:雪域高原的藏族文化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被称为“动植物王国”,高等植物达187科5000余种,其中30多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等的分布中心;野生动物14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80多种,包括滇金丝猴、黑颈鹤、雪豹、林麝、棕熊等;境内共有草地900多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约630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天然牧场。

高山峡谷,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不畏艰苦,乐观生活,在雪域高原上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藏族文化。雪山、草甸、蓝天、碧湖、苍鹰……这些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因果循环,也融入当地人的信仰。

从这些地处不同自然环境、地理空间和生物群落的民族的生产生活及精神追求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相互依存:有了多样的生物,才有了多元的文化;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元性的基底,而文化多元性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动力。

多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牢把握云南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基本特征,坚持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文化多元共生共存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

地球给予我们

丰富的自然资源

今天,世界地球日

让你我携手,保护地球:

保护当下的自然环境

保护每一条溪流

每一口呼吸

每一朵绽放的花朵

每一只身边的生灵

让世界更多样更美好!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云南 新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