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4-22 09:55编者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山区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仍然要靠就业和产业。2022年正是昭通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市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就业培训和服务机制,未来的关键是培育产业。
在绥江县板栗镇清水村,村民们当起了“甩手掌柜”,公司、合作社当起了“田管家”,不仅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还鼓足了村民腰包。如今,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特色产业越做越大,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彭哥,我这两亩水田,今年又要麻烦你们了。水田交给你们放心,效益又好!”2022年4月,正是春耕春播关键时节,但在绥江县板栗镇清水村的农田里却难见到村民忙碌的身影。原来,清水村通过土地流转,交由村集体经济公司集中管理,村民杨旭清当起了“甩手掌柜”。
2018年,清水村采取流转农户土地的模式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公司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向周边120余农户流转240余亩水田用于发展稻田养鱼,公司当起“田管家”,为农户提供起耕、种、收、管、售“一条龙”服务。农户除获得土地流转金、年底分红外,平时还可以到田间务工挣钱。
近年来,清水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努力实现业兴、村强、民富的目标。
“我家流转给公司两亩水田,每年可获得600元土地流转费,加上年底分红大约4000元,以及平时参与稻鱼管护的务工费,仅稻田养鱼这一项年收入大概有1.5万元。这比自己种植水稻划算多了。”杨旭清笑着说。
“我们的大米是原生态无公害绿色食品,很受市场欢迎,不用担心销路。今年准备再流转100亩水田,带领更多的农户增收。”清水村党总支书记彭著国掰起手指算起了“一田双收”的细账:大米按亩产150公斤计算,市场价每公斤约18元,每亩可收入2700元;每亩水田可养殖稻田鱼120公斤,以每公斤4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4800元。
此外,清水村还通过村企合作,采取“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海拔800米以上区域流转3000余亩林地、坡地集中连片发展方竹,由合作社对方竹进行栽种管护和销售。
“我家流转了14亩林地给合作社种方竹,我平时还可以在方竹基地务工挣钱。方竹投产后,每年有五成的分红,一年下来估计有5万元的收入,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还是把林地流转入股给合作社好啊!”村民杨长银说。
“我们村还建了竹笋初加工厂,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彭著国又算了一笔账,方竹产业的有效期是60年以上,投产后每亩每年可采笋400公斤左右,亩产值约4000元,3000亩方竹的年产值将达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