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备考历史:“三关”突破效率提升法

 2022-04-19 08: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作者简介:念继斌 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办主任、高中历史教研员。昭通市第一届、第四届教科研先进个人,县级优秀教师,校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曾获昭通市课赛一等奖。昭通市名师专家工作室核心成员,先后参与省、市级各类命题,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三项。


高考历史备考进入了冲刺阶段,多数学生可以说是精神饱满,备考有序。少数学生经过几次统测,挫败感不断增加,正处于危难之际,找不到方法,更不知怎么突破。进入冲刺阶段,速度固然重要,但方法比速度更重要。高考无外乎就是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稳定心态,若突破了这“三关”,备考冲刺效率必将得到提高。

一、基础冲刺关

历史基础知识点,繁多庞杂,特别是最后冲刺阶段,若没有好的方法,往往会导致挫败感爆棚。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不会重复它的史实(历史知识),但是会重复它的规律。我们可利用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来突破基础冲刺关,巩固记忆。

1.用历史阶段特征规律来构建知识体系。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为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等;经济上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民族关系上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等;此外,还有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利用各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教材历史知识体系。

2.用社会发展规律来构建知识体系。如,人类社会发展都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规律。按照古代、近代、现代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以点串线,建构点线面知识体系。还可利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历史发展规律建构知识体系,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知识巩固终极目标。

3.用联想记忆法来建构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不外乎就是关于“人”、关于“事”、关于“物”三方面的知识。利用“人”“事”“物”联想法即可打通中西知识“任督二脉”,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知识结构网。说到“人”,就应联想到他所做的“事”,说到“事”就应联想到它的价值和意义等。我们可以把历史教材上的所有重要人物写出来,然后进行扩充。比如,提到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等,就联想到他们做过的“事”,即贡献了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有利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等。提到秦始皇,就联想到他灭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中国几千年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基础等。“事”还包括战争之事、改革之事等,自然会想到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红军长征、新中国成立等等,然后写出这些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意义等。说到“物”,就联想到各国所发明的产品和技术,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著作、生产工具物件、西方三次技术革命的技术成果等,然后写出这些“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影响意义等。

总之,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规律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有利于巩固知识记忆,有利于提升备考效率的就是好方法,此处不再多说,任君发挥。

二、能力训练关

突破了基础知识关,下一关就是能力训练关。高考历史主要考查获取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实操能力、历史思维探究能力等。简言之,就是获取回忆知识、分析调用知识、创新运用知识三大能力。

1.选择题(共12小题)设问常用“反映了、反映出、现象是由于、意在强调、由此可知、用于说明”等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中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两大类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材料题(41题、45题、46题、47题)设问常用“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原因背景、概括内容特征、评析简析评价作用意义”等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开放性试题(42题)常用图片或数据表格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提取分析解读信息,运用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史论结合论证说明。

对于选择题建议同学们做两件事,第一是抓关键字,通过分析句子主语、谓语、宾语的办法弄懂命题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是借助所学知识和错误选项排除法,综合判断选出正确选项。

2.材料题一般是三问(41题)和两问(45题、46题、47题),考查分析说明原因背景、概括归纳内容特点、评价简析价值意义和人物贡献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应认真阅读材料,挖掘材料信息,因为答案80%来自材料,另外20%来自于所学知识。在作答时,要根据分值归纳概括知识点,一般2分对应一个知识点,尽可能多写知识点,在读题和审题时须联想课本知识点,特别是历史阶段特征,更有利于提高得分率。

3.开放性试题(42题)以灵活多变著称,千万不要被它的多变和陌生吓倒。这个题目作为选拔考试中拉开差距的题目难度肯定大,但是若掌握了方法也能坦然面对。本题多半是立论、证论、结论三段式观点论证题目。首先,同学们要充分审题,关注图表中的每一个信息,通过提取相关信息,联想我们所学知识,用陈述句的方式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再“史论结合”论证观点,最后作一个总结表述即可。论证时要注意论据的数量,一般也是2分一个论据,若担心知识点不全面也可多写几个论据,但要注意层级性和逻辑性,避免杂乱、无章法。

以上能力需要强化训练,不练便会皆是痴人说梦。“飞轮效应”告诉我们:万事开头难,一旦运动起来后有了惯性,后期只要很少力量就能维持运动。持之以恒,方能所向披靡。

三、心态调整关

在突破前两关的过程中,第三关始终如影随形,只有心态调整好了才能起到“过五关斩六将”的效果。希望同学们记住“上”“止”“正”三个字,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灵活变通。“上”告诉我们备考务必全身心投入付出,容不得半点懈怠。“止”告诉我们在“上”的过程中要懂得适可而止,强度太强容易把弓弦绷断。在紧张忙碌的复习备考中多参加一些大课间活动、体育锻炼、交流谈心等活动,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反思总结,也许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备考效率。“正”教会我们灵活变通,能正确对待我们自己的付出。在备考过程中,经过多次测试和训练,取得自己所预期的结果固然很好,若碰到挫折困难,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把结果看淡一些,多注重过程,有时往往会事半功倍。

人生路漫漫,回望校园生活的十余载春秋,学习过程和自我成长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十多年来,我们除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各种友情、增长了见识,获得了成长。高考仅仅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关卡,不论高考结果怎样,同学们需要永远记住:真经不在西天,而在路途;佛祖不是如来,而是自我。学历不等于经历,心路历程,自我成长才是人生更为重要的宝贵财富。

作者:念继斌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民生 高考 历史知识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