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4-16 13:53路的延伸 张广玉 摄
道路是乡村的脉络,也是乡村兴衰的标记。
道路畅,乡村兴。乡村道路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地上的每一户人家,恰似树上一颗颗熟透的果子。枝繁则叶茂,枝壮则果鲜。
村里最初的每一条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行人,道路的存在毫无意义。
乡间小路是湿滑的,杂草丛生的,隔河渡水的。行走在这样的路上,是对人们意志和忍耐力的极度考验。行人往往起早摸黑、跋山涉水、负重前行,一路经历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走走歇歇的艰辛历程。
我上初中的时候,不止一次滑倒在稀泥地上,有一次甚至摔进稻田里,那种伤感焦虑、身心疼痛,让我有弃学回家的冲动。可想而知,我可敬的乡民祖祖辈辈往返在这条路上,常年与生存搏击,经历了多少辛酸和磨难?
那时,一条通向山外的石板路就是乡村美妙的梦想,像极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最想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拐杖。
乡村道路是平凡的,数量是惊人的,可圆梦的乡村是稀有的。在我记忆当中,石板路立项改造是从21世纪开始的,一些人流量较大的乡村主干道获得立项,得以实施。在原路基础上建成梯步石阶,阻断杂草,阻隔泥泞。一条规整的石板路,结束了乡民摸爬滚打的日子,行走的岁月多了些许稳健和踏实。后来,户间道的改造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户间道多为水泥路面,宽窄不一,小汽车、摩托车可以驶入房前屋后。
1974年,修建盐水公路,彝良、鲁甸大队及盐津县各地的众多民兵和积极分子主动请缨,加入建设大军的队伍,经过3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如今,这条与大关河同向逶迤而行的公路,经过多次提质升级,已经成为出川入滇的G247国道线。社会发展急速向前,盐水公路超负荷运行多年,催生水麻线高等级公路项目,缓解了国道运载压力,缩短了出川入滇的时间和距离。盐津通公路的历史,由初等级公路的贯通到高等级公路的飞跃,用了60余年。
村村通公路,是乡村公路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广泛发动群众,村村通公路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
那时,我还在家乡的学校教书。相关部门将串龙(串丝——龙台)公路、串箭(串丝——箭坝)公路的修建任务“分摊到户”,每一户人家都会分到一两米的路段,采用开挖、分包、互助等方式,全家齐动员、全民齐上阵、全线铺开。那场景,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就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快速通车了。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当时奔波在公路指挥前线的大部分干部职工发自内心的感叹。如今,贯通村与村的公路均实现了硬化、绿化,有专人管理,还有一部分变成了柏油马路,温润、无尘,像一条长飘带,静静地挂在山水之间。
告别阻塞,拒绝颠簸,方便快捷,这些难以想象的改变仿佛就在昨天。人们的向往就是历史发展的方向,当农村人经济利益获取方式得到多方拓展,路道优势以及价值得到深层体现,乡村道路建设逐渐变得简单易行。谁都想把住房建在公路边,谁都想让公路通到家门口。每一件事都有最佳时机,当大多数人不谋而合的时候,就是最佳时机。乡村公路是一只巨手,每一个手指都可以向乡村的任意一个角落延伸。不知道有多少乡民在夜色中聚集议事,自发组织群众出钱出力,自动协商公路沿线用地,村民委员会和驻村干部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有的村庄集资高达数百万元,一家人拿出几千元。这笔钱对于当时还处于贫困线的村民来说,已经是倾力而为了。但是,村里人吃够了转运材料和购买货物的苦,受够了爬坡下坎的苦,他们咬咬牙,把身心全部交付了出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而今随处可见的楼房、到处停放的汽车就是乡村华丽转身的明证。
道路是一个村庄兴旺发达的标志。一直努力向前奔跑的现代人,道路越走越宽广,他们创造了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也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富足与安康。
作者:蒋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