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4-15 10:10河水变清澈了,马路上垃圾减少了,楼道堆物不见了,共享单车停放规范了,老旧小区改造后变漂亮了——生活在昭通的市民处处感受到城市发生的喜人变化。
昭通开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交出了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首份答卷,在入围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提名城市参与创建期间,昭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全面深化提升。
坚持广泛发动
形成创建的磅礴合力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智慧大数据、城市生命线系统、物流网络体系等方方面面。昭通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原则,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健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网格化管控的常态长效机制。市级分管领导挂钩牵头,各部门各司其职、分类施策,全力支撑创建工作;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全方位多岗位支援创建工作;各级单位分片包保,开启“5+2”模式,发动市民参与创建,形成共商、共议、共治、共享的新局面;万名志愿者参与维护交通、楼道堆物整治、垃圾清扫、疫情防控等工作,为城市环境改善、提升无私奉献。
全国文明城市网上材料申报和实地测评指标体系涉及10个测评项目、72项测评内容、140条测评标准,涉及50余家职能部门和4个街道。对照创建要求,昭通市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及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牢牢守住各自岗位,奋勇争先,不断夯实文明城市的创建基础。一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城市文明素质和市民文明素质整体迈上新台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文明风尚处处洋溢
为了让文明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昭通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表率作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中国故事,倡导市民参加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无偿献血等社会爱心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宣传活动,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依托公益广告宣传,让文明理念家喻户晓。
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昭通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格。昭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位于昭阳区博物馆,这里被打造成整合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身服务等资源的服务平台。不少街道、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全力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一站式”服务综合体系。
为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通市开展了“昭通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树立昭通典范。2021年,昭通市有6人(含提名奖1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称号,两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两个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两家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9所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先进校园称号,6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坚持爱民惠民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昭通市以补齐民生短板为抓手,根治河道整治、老旧房屋修缮等城市顽疾,着力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围绕车辆停放管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
在社区开展楼道堆物整治、小区环境提升工程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小区“颜值”;在街道开展“六小”行业整治、集贸市场能级提升、规范交通文明等专项行动;在校园周边等场所,着力整治环境卫生、规范商贩经营活动、化解交通难题,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经过不懈努力,昭通城区共完成老旧小区修缮改造工程173个,打造智慧景区两个,打造4条品牌旅游线路,打造生态河道示范段10公里,建成乌蒙水乡公园(占地面积429.32亩)、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占地面积1600亩)、望海楼公园(占地面积545亩)……
这一个个数据,是昭通市文明城市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真实体现。
昭通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把昭通中心城市建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通讯员:郑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