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精神世界的构建,信仰为奠基石——评《张桂梅》中的敢想、敢爱、敢闯

 2022-04-14 11:02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读报告文学《张桂梅》一书,该书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刊社出版,“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延国、丽江市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合著。全书分为11个章节,以第二人称“你”的新颖笔触,全景式地描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优秀人民教师张桂梅从童年、少年、青年到现如今的经历。

笔者一气呵成地看完这本书,掩卷之余,不免深深感叹,张桂梅是什么样一个人?又是什么样一种力量让她敢想、敢爱、敢闯,一个人为云南丽江华坪树立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这些疑问,在《张桂梅》一书中得到了答案,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成功地讲述了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扎根大山、奉献教育、大爱无疆的奋斗史。

李延国、王秀丽所著的《张桂梅》,语言精练、文笔清新,以娓娓道来的平缓语调,讲述着文中的“你”——张桂梅,让笔者不知不觉地阅读了一页又一页,犹如看邻家姑娘般地看着张桂梅成长,看着她做出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却又让人敬仰的抉择。文字描述细腻而生动,如长焦距镜头般回放“你生命的起点和轨迹相逢”的画面。在翻阅中,笔者体会着张桂梅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犹不悔,倾其所有,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艰难奋斗。

云南丽江的美丽和超凡脱俗,吸引着笔者去了3次。而知道大山深处有个叫华坪的地方,是从知道“张桂梅”这3个字开始的。由此,笔者对华坪多了一份文化的认知,对张桂梅身上体现出的大爱及信仰有了深刻的认识。

张桂梅是敢想的。“你伸出贴满止痛胶布的双手,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把大山里的女孩从贫困中拔出来,砸断了愚昧和厄运的锁链,让她们在狮子山下茁壮成长,然后撒向大江南北……”张桂梅,是一位敢于把一个人的梦想变为大山之中2000名女生同一个梦想的具有大爱、有信仰的老师。

有人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张桂梅在童年时期,不断地创造着童话。“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遇到和蔼可亲,能俯下身来对话学生的校长,给了张桂梅从教的启迪。如今,张桂梅正创造着大山深处所有女孩子的童话。张桂梅在少女时期,立志此生要当《红岩》里江姐那样的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书中有一段叙述,一位美丽的女老师为学生奋勇捉蛇,老师的责任在那时候就播入张桂梅的心中。17岁时,张桂梅从黑土地奔向云南参加“三线建设”。命中注定一般,从此,张桂梅在云南大山中扎根、怒放。在大山中,张桂梅遇到了护她半生的爱人,遇见了无数挣扎在贫困边缘仍想读书的学生,遇到了“儿童之家”的54个孩子,遇见那些因为张桂梅的到来而改写命运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女高人”。

张桂梅是敢爱的。作者李延国、王秀丽,用平静、低缓的叙述节奏,在书中穿插了亲情、爱情、师生情、“母女情”四条线,这四条线穿插交织在张桂梅的后半生中,每条线索分明,事例感人肺腑,阅读后浓缩成六个字——信仰、刚强、坚守。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张桂梅深知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张桂梅特有的“师道”,那就是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张桂梅和学生同吃同住,学生睡下自己才睡,半夜打着手电筒查夜;发现有偷跑出去的学生,她满街满城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找寻;离开喜洲,调任华坪时,一群学生哭喊着说:“我们不要毕业,我们不要她走。”“手术后第二十四天,就到民族中学就职”“把爱人留给你的最后一件毛背心,送给了发烧的男学生”“用工资补贴给贫困学生,只是为让学生吃饱饭”“把自己的被子、毯子给了铺硬纸壳睡觉的学生”……这些太多看似轻而易举的一件件小事,折射出张桂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是自然而然的举动,也折射出张桂梅对学生深深的眷恋。

“你是一个扛鼎者。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就是在自己苦难时,还能为别人撑起一片天!”书中,多次写到张桂梅在病痛的折磨下,在劳累中的坚持后,几次昏倒在讲台。然而,在一次次化险为夷后,她关注的不是自己怎么样了,而是学生们怎么样了。一生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她视为子女的学生们。作者李延国、王秀丽,通过一件件所谓小事的描写,在平静的文字叙述中,把张桂梅与学生们融为一体,再现大山里的学生重燃张桂梅生命之烛光,让其生命得以丰富、得以延伸。在几次重病、几次手术后,张桂梅毅然在最短时间重返三尺讲台,这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决然,也是真正的师道尊严。

张桂梅是敢闯的。“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就是改变三代人的命运。”2002年,张桂梅带上所有的荣誉证书去省城街头“筹资”,在闹市讲述她办学的梦想,讲述学生的失学之痛,她欲以大爱之心阻断代际贫困。从“儿童之家”到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践行着入党的诺言。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师德,女中的立校之本。”

建校之初,学校没有围墙,党旗所在就是围墙,张桂梅带领全校教职工党员初心不改地筑起学校“围墙”。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柱,让张桂梅熬过了办学之初的艰难?笔者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张桂梅这个“扛鼎者”的呵护关爱下,华坪女子高中第一届94名大山女孩,走出大山,走向诗和远方。

精神世界的构建,信仰为奠基石。张桂梅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一个大写的“人”。10万里的家访路,4个县数百个村庄,2000多名山村女孩,张桂梅给了她们一双雄鹰一样的翅膀。张桂梅是一棵大树,为学生遮住了风霜雨雪;张桂梅是一个家,为了一个美丽的向往,在深山的村子里点燃孩子的希望,也点燃了村子变富的希望。张桂梅为华坪树立起的是一座精神丰碑,让读者敬仰,让教育工作者敬仰,让世人敬仰。

作者:陈允琪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文化 王秀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