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4-10 15:00编者按
乡村是农业文化之根,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地、回归地,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
2015年以前的昭通,在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1235个贫困村,185.07万群众的眼里写满了清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昭通儿女历经5年的砥砺奋进,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5.07万群众告别贫困。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干净整洁型村庄”13865个,323个“特色示范性村庄”星罗棋布。
今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昭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特策划《大美中国·昭通乡村行——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变化的村庄、奋进的村庄、美丽的村庄!
乡愁是什么?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许是故乡的一间瓦房、一口老井、一棵古树。但若走进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你便会发现,原来,乡愁还可以“装”进村里的“村史馆”。
大耆老村的村史馆,唤醒了村庄封存已久的记忆,这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村史馆,让我们穿越了大耆老村的前世今生。据记载,北宋熙宁七年,派罗杓平叛,封为耆老大将军(摘自1985年8月15日出版《云南省昭通市地名志》),大耆老村由此得名。
犁耙锄头、蓑衣斗笠、箩筐簸箕、马车煤油灯等这些一件件与现在生活渐行渐远的物件,仿佛把人瞬间拉回到从前的大耆老村。
在村史馆内,一架长4米的马车格外的醒目,两个大轱辘上箍着铁圈。“当年娶媳妇,马车上挂着红绸缎,前面两匹马拉着,神气得很。”村里一位大爷说着,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盯着马车,想必大爷年轻时也是这样用马车把媳妇娶回家的吧。
马车是村民马忠领捐赠的。20多年前,他和弟弟去山坡上砍了树干,花费了600元买来轮胎和各种配件纯手工打造的。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学过木工的兄弟俩摸索着研究,最终还是把马车制作出来了。马车为一家人分担了大部分的重活粗活。
但凡上年纪的人,对马车都再熟悉不过。大家说,马车是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拉包谷、拉洋芋、拉草等,谁家都离不开它。如今在大耆老村很难再见到马车的印记。这几年大家都外出务工,不少人在外面挣了钱后都买了轿车或皮卡车。马忠领也不例外,走出了家乡外出务工去了。村史馆建设时,他毅然决然捐赠了跟了他20多年的马车。他说:“放在村史馆内留个念想,马车跟了我这些年也见证了我操劳的半生。”
看着泛白的马车,仿佛听见了远处吹来清脆的车铃声,暮归的马忠领驾着马车驮着一袋袋带着泥土的洋芋迎面而来。
“嘿!天凉快了。”
“是啊,快走吧!家里人还等着吃饭呢!”
“哈哈”马忠领和村民们说着话,风一般地一闪而过,留下的是一串串没头没脑的玩笑和清脆的笑声。
村史馆有自己的气场,大到马车,小到一个碗,都让你仿佛置身于以往的某些生活场景,你会发现它曾经存在的力量如此巨大,你会发现岁月在这里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村史馆里,存放了130余件压箱底的“宝贝”,这些老物件有从村里“淘”来的,大部分是村民自发捐献的。
“这个升斗是我老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67岁的耿建奎看到自己捐的升斗一脸兴奋地说,这个村史馆,把我们村几代农民生产、生活记忆全部展示出来,让我们从这里感受到了祖辈吃苦耐劳的精神。
锄头、镰刀、犁耙、风机等农耕工具,使人联想到上一辈人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场景;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马鞍、锈迹斑驳的二八杠自行车等让我们想起先辈们风尘仆仆、步履不停的艰难岁月,黑白电视、八仙桌、发黄的粮票、老算盘、庚帖、土锅等物件蕴含了岁月的多少温情。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刻印在村史馆,大耆老村人杰地灵,解放战争时期大耆老村的陈国斌、陈全顺、何俊先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屡立战功;陈金宽、杨兴才、蔡谷仲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等。大耆老村的群众有了缅怀那段革命历史的好去处。
这些人物和老物件不仅是大耆老村的灵魂,也构成了这个村落的血肉。墙壁上展示的图文资料,陈列柜摆放的实物,都承载了村落的历史、浓缩了村庄的记忆。
在树荫旁,在长椅上,在洒渔河畔,孩子们聆听着们爷爷奶奶讲述着村子里当年的故事,“这是你爷爷那一代人用的锄头、犁耙,以前种地全靠一双手,生活可苦啦……”
大耆老村的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村史馆用生产工具的展示方式将这份精神告诉给每一个到访的人:“看,这就是大耆老人的智慧产物。”
把时间安放,将思念惠存,小小的村史馆,留住了岁月的印记。
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文/图
视频拍摄/剪辑:聂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