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3-02 21:47本网讯 通讯员 蒙世清 “十二五”期间,大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目标任务、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改革创新,激活了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夯实,教育活力得到增强,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为大关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
一是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大关县建立了书记负责教育、县长主管教育、常委联系教育、副县长分管教育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定期组织开展“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师”、“十佳学科带头人” 、“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活动,2014年出台了《大关县中小教师业绩评价及奖惩办法(试行)》,政府按时兑现教师业绩奖惩,按制度开展人事工作,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工作激情。
二是学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制定《大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大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大关县学校综合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试行)》和《大关县中学校(园)长考核办法(试行)》的对账制度,狠抓工作落实,提升办学效益。目前,全县有省级文明学校6所,市级文明学校6所;省科技示范学校1所;有省一级二等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3所,市内涵发展项目先进学校4所。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大关县通过招录、落实免费师范生政策、引进特殊人才等方式,累计为全县中小学补充薄弱学科教师640余名。出台了《大关县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办法(试行)》和《大关县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制度,紧扣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和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创新建立了“能城能乡、能多能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育人事管理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的潜能和活力得到了深度激发。近三年依据新机制相继对全县23所学校的班子进行了调整,累计培养县级以上各类名优教师500余名,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四是教育内涵发展深入推进。自2014年以来,大关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抓普及、促均衡、提质量、强管理、重创新、出效益”的十八字教育发展精神指导下,确立了“以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抓中小学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抓师资培训和高效课堂建设为关键,以抓贯穿德育思想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构建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质量链条保障体系”的“一个中心、三个抓手”教育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贯彻落实这一内涵发展思路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即加强三个建设(以上率下的领导班子建设、为人示范的师德师风建设、业精于勤的专业队伍建设),成就两个课堂(高效课堂、第二课堂),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五是教育系统平安稳定。县教育局成立了综治维稳安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全县乡镇完小以上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设施,配备了安保人员及防护装备。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安全检查和演练形成常态,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教育环境和谐稳定。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平安校园5所;市级无邪教校园6所。
六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县高考成绩连年上升,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率首次达到2.14%,本科上线率达到27.85%;全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稳步上升;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在政风行风评议中,群众对教育事业度较往年有显著上升,全县教育事业赢得了百姓的赞赏,满意度越来越高。
“十二五”期间,大关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的认可,2013年义务教育实现初步均衡,2014年教育目标综合考核荣获市一等奖,2015年昭通市教育督导团复查大关教育认定为教育合格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