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3-18 09:53苗族蜡染文创产品。
“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雨生树,树生万物。”这是昭通还有人传唱的《苗族古歌》,古朴的歌词描绘的是唯美的创世神话。2月25日,这首歌里的风雨云雾、花草树木在机缘巧合下,盛放在千里之外的浙江衢州。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2届毕业设计作品展上,《融之以苗,汇及生活》的展览区被全校师生围观,他们好奇地看着展台上的苗族图腾,静静聆听着将这些苗族文化焕发生机的设计者——昭通市威信县苗族青年杨烊的讲解,仿佛置身于图中景象,感受来自乌蒙山区的苗家风情。
展后,《融之以苗,汇及生活》毕业设计获得了2022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奖。“好像一场梦,没想到真的把我们昭通的民族文化展现出来了,近乎一年的努力值得了!”获奖后的杨烊说道。对他来说,文创设计是不断追求的职业理想,苗族文化是故乡的烙印,两者能结合起来是他执着追求的果实。
一纸奖状虽然可以一笔带过,但创作经历却似千山万水……
《融之以苗,汇及生活》设计展览作品。
回到苗寨 拥抱故土
说起杨烊的毕业设计灵感,就要提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届动画毕业设计作品《万华镜》,这是一部反映中华56个民族的印象动画,通过运用中华56个民族的形象、服饰等元素描绘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团结。杨烊看到其中绝美的苗族百鸟衣大为震撼,感慨少数民族绚丽文化的同时,那些画面里的鸟儿仿佛带他追忆起自己的童年乐园——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簸火村丁家坝,这个美丽的村庄打破了人们对于高寒山区苗族村寨的印象。它坐落在平坦开阔的坝区里,这种地貌在威信并不多见,丁家坝是罗布镇苗族主要聚集村寨之一,其中苗族占98.4%,姓氏以熊姓为主,其次是杨姓、陶姓、李姓,杨烊就是来自于此的苗族青年。
曾经,这里是杨烊想要逃离的地方,丁家坝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陈旧、过时的,他向往时尚潮流的都市生活,可是这一次给他强大力量的恰是这座静默于时光之外的苗家村寨。他想把故乡的苗族文化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2021年暑假,骄阳似火的7月,他坐上了衢州开往威信的高铁,感慨于现在的交通变化,一天内就回到了丁家坝。外婆刘秀芝早早就在等待外孙的归来,这些年杨烊和弟弟跟随母亲去往浙江后,难得回来,刘秀芝要求家里人当天都穿上苗族服饰欢迎他回家,刚到家的杨烊也不例外地穿上了苗族服饰。回到家乡,家人的温暖变成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句句古朴真挚的苗语。
“只有离开才会懂得珍惜,只有岁月才会教人想念。”这是杨烊回到丁家坝的感慨,现在的他意识到这个古朴宁静的苗家村寨跟自己血脉相连,一幕幕往事浮现心头。外公老旧的烟斗还冒着烟雾,调皮的表弟、表妹都长成了腼腆羞涩的少男、少女,丁家坝也变得道路通畅、村舍整齐。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包括他的苗族身份,他说:“这是属于我的民族身份,在家里的时候大家都是苗族人,没有意识到;当我去到外面的世界后,我发现我的民族文化滋养着我,这次毕业设计展览的成功,让我更加明白这不同于别人的民族自豪感!”
苗族服饰展示。 谭光吉 摄
尘封苗裙 探索民族技艺
饭后,外婆唱起了苗家歌谣,大家到屋外的院坝载歌载舞。在杨烊眼中,外婆是一个极其看重苗族服饰的人,小时候跟在外婆身边的杨烊都是穿着苗族服饰。刘秀芝认为年青一代应多穿苗族服饰,而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穿一穿,这些服饰以前是苗家人的日常穿着。秉着这样的态度,只要是亲人团聚或者大事小情,刘秀芝都会要求大家穿着民族服饰。杨烊知道,其实外婆是怕他们忘了这些服饰,怕他们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身份。
在歌舞中,杨烊被外婆花样繁复、绣纹清晰的苗裙吸引,在一旁抽烟的外公告诉他,这是当年他们结婚时外婆给自己缝制的结婚礼服,今天他回家,外婆高兴才舍得拿出来穿。杨烊感动的同时,惊讶地发现虽然他们结婚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这条裙子还完好保存到现在,不禁敬佩外婆对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精神,还发现了这条裙子的制作技艺是自己毕业设计可以入手的突破点——苗族蜡染。杨烊搜索资料发现,家乡威信县居然是云南省唯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之乡”的地方。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千年以前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
看到外孙着迷于蜡染,刘秀芝感慨现在会蜡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这门技艺的传承者平均年龄都超过了55岁,如果没有传承人,再过10年、20年,这门指尖艺术可能面临失传的局面。外婆摒除了传女不传男的传统习俗,带着杨烊体验蜡染技艺。
蜡染从字面来看,一是蜡:这一步要用原始木炭火烧热小铜炉,将蜂蜡融化开保持流体状态,用专业铜质蜡刀在布面上不断蘸取蜂蜡描画,整个过程要求手稳心静,画出来的线条流畅通透,就凭这一点也要花个几年时间才能练就;二是染:蜡染的染料是由一种草本植物浸泡后,捣碎后不断萃取染料成分,取出残渣,搅拌发酵后才能掺水,成为一缸靛蓝染料,再将蜡绘好的布放进染缸浸泡,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最后捞出沥干,再放入热水中煮化蜡体,拧干蜡布放于竹架上晾晒。
天上云卷云舒,地上草长莺飞,杨烊看着随风飘动的蜡染布,心也安静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对他来说想要完全掌握这门技艺,远远不够,他和外婆约定等学业结束专门回来跟她学习蜡染,那一刻从外婆的笑容里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寄托。
自然共生 传承苗家文化
除了蜡染之外,苗族服饰上的刺绣也同样是民族瑰宝,但是在描摹绣样图纹的时候,杨烊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图纹背后的意义和故事。这让杨烊感受颇深,这些古老的图案,让人心生向往。绘制这些古老的图案就是坚持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与生俱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苗家儿女。
这些图腾的来源和意义是一位无声的老师——丁家坝苗族文化博物馆传授给杨烊的。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2016年,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通过专项资金建成威信县丁家坝苗族文化博物馆并布展。博物馆主体是一栋3层楼的房子,简约大气的馆体被色彩丰富的苗家壁画墙围起来,进入博物馆内,杨烊被满屋的苗家文化遗产迷住。陈列的民族经典服饰和传统工具让对自己苗族身份来源毫无头绪的杨烊找到了蛛丝马迹,他发现丁家坝的苗族装扮中几乎不戴银饰,喜欢穿着色彩艳丽、花样繁复的民族服饰,以花草等装饰刺绣为主,崇尚自然生灵。由此搜索到了自己属于苗族6个分支之一的“花苗”(民间俗称,书面语是“川滇黔方言”)。花苗寓意花一样美丽芬芳的民族,所以服饰中的绣样图案都是花草树木、飞鸟蝴蝶……
找到了民族身份渊源,杨烊开始检索民族服饰上的图案花样,与文献资料一一对比,探寻它们背后神秘动人的故事。其实,丁家坝苗族服饰上最常见的元素就是树叶、蝴蝶、鸟儿和各式花朵,而一切答案都藏于文章最开始的那首古老歌谣:“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雨生树,树生万物。”歌中所唱的树便是枫树,传说枫树孕育了蝴蝶,而蝴蝶与水泡“游方”相爱,因此生下人类的祖先姜央,从此人类开始繁衍生息。杨烊从这个故事当中,提取了枫叶、蝴蝶、水泡等元素,并结合苗族服饰上的图腾进行二次设计,形成了“花、鸟、蝶、苗”四组系列作品,整体色调受苗族蜡染启发,采用充满神秘深邃感的靛蓝,使作品富有民族特色,统一元素使画面变得更加协调,寄托了苗族同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寓意,更契合了当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
暑假转瞬即逝,完成了采风,也到了离别时候。外婆送杨烊到村口坐车,嘴里一直念叨着让他别忘了他们之间的约定,夕阳中的丁家坝在车后渐行渐远,故乡成了一个带着温度的词语,就像博物馆里那些沉默不语的历史。
杨烊(中)穿着绚丽的苗族服饰。
赤子之心 坚定反哺理想
回到学校,杨烊收起了乡愁,投入到毕业作品设计中。丁家坝采风虽然顺利,但作品设计马上就遇到了新的困难。他想了想,如果完全复原丁家坝的那些民族物品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是没有技术支持;二是缺乏物质材料;三是时间紧迫不能按原始流程制作。经过多日的冥思苦想,他发现了现在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都在寻求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文创,即文化创意产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如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一系列口红、食物、文具、服饰等文创产品,都得到了大众的喜爱。
有了这个念头,杨烊开始尝试将提取的文化元素制作到现代物品上,创作了丝巾、丝带、抱枕、布袋、餐具等一系列以苗家元素为主题的生活用品,让整个创作设计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实用功能。优秀毕业设计领奖台上,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林晓丽老师评价道:“整个毕业设计依托现代物质,并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充分将实用与艺术结合,是一次成熟且未来可期的创作。”
老师还嘱托他,这些年国家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希望他毕业后可以考虑回家乡传承文化技艺并自主创业,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杨烊的毕业设计作品不仅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还受到了周围同学的认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同学们纷纷预订了杨烊的毕业设计作品。在花团锦簇中,杨烊并没有迷失自我,他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肯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才更加坚定。最初的他只想学好一门技术,让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现在的他担负了民族文化和技艺传承发扬的重担,让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步伐更加铿锵。
“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结束后可以售卖,所售金额,我想全部捐赠给丁家坝小学。现在我的想法很简单,这笔钱或许能买些关于苗族文化的书,这些书能让丁家坝小学的孩子们了解苗族的文化根源和技艺知识,让他们更加热爱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要像自己一样,20多岁才开始拥抱故乡。”杨烊说。
作者:彭晓雨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