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注】日子越过越红火!《求是》聚焦红河哈尼梯田富民产业

 2022-03-18 08:36  来源:“求是手机报”微信公众号

潺潺溪流缓缓而下
层层“天梯”一望无际
令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具有千年历史传承
总面积逾百万亩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2013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人们走进村寨
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记者来到红河哈尼梯田,展现在眼前的是梯田与森林珠联璧合,蓝天白云与清澈水面相映成趣的美好景象。红河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沿用传统民间水资源、森林管理方式,恢复生态植被2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4.67平方公里,划定保护红线,新建加固小型坝塘,开展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系统保护哈尼梯田碧水净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具体、完美的诠释。2018年,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农耕文化的匠心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寄予厚望。”云南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介绍说。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听说,在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总书记的嘱托和鞭策,给红河州广大干部群众以巨大动力,激励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哈尼梯田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协同保护,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搜集整理民族传统歌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传习机构,壮大文化传承队伍。“《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农耕文化是我们哈尼人的乡愁,把哈尼族农耕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幸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建昌言近旨远。

2015年,以《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创作的原生态歌舞《哈尼古歌》,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精彩亮相,2019年赴京演出,均好评如潮,哈尼人传唱的千年曲调向国内外展示出农耕文化的魅力。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意大利时,见证红河哈尼梯田与意大利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世界遗产地缔结友好关系,使哈尼族文化得以更好地向世界传播。



点“绿”成“金”的富民产业

“守着梯田就能过上好日子,大家种田护田积极性更高了!”一大早,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村民张正明扛着锄头,来到自家梯田里开始劳作。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红河州在保护哈尼梯田的同时,着力让村民增收致富。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使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红米)、梯田鱼及泥鳅、梯田鸭及鸭蛋的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目前已推广19.58万亩,每亩综合产值达5590余元,受益农户50446户。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种植生产经营模式,开发出红米早餐粉、红米酒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梯田产值变成了村民看得见的“面值”。

2022年2月13日,阳光洒在梯田上,倒映出田间迷人的画卷,犹如人间仙境。图为红河县宝华镇至甲寅镇沿途杨柳梯田风光。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陆光汉/摄


红河州用活用好哈尼梯田品牌,将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同步推进,依托哈尼梯田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乡村风情风貌,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和农耕体验成为富民产业,组织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正不断释放。村民高烟苗家以梯田、房屋等资源入股村集体旅游公司,2021年分红获得6000元,还开了农家餐馆和民宿,比在外面打工挣钱多,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夕阳映照下,五彩斑斓的梯田与种田人幸福的笑脸交相辉映,哈尼人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幸福靠山”。“正月来到了,山野的鸟兽动起来了;松林鹧鸪飞,草丛鹤鹊叫,山上马鹿跃,山凹草豹叫……”村民们唱着《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跳起哈尼乐作舞,哈尼梯田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光辉思想照边疆,红河儿女心向党”成为红河全州上下的现实写照。



记者手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红河州广大干部群众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哈尼梯田的保护发展利用全过程,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成功路径,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哈尼梯田这张千年名片绽放夺目光彩,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梯田多彩、空气常新的美丽红河。


来源:“求是手机报”微信公众号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