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张晓: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2022-03-16 09: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千年以前,威信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为了将传承千年的蜡染技艺传承下去,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春圆”品牌创始人张晓拜师学艺,兴办实体,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近日,扎西红色小镇“扎西时光”店内,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春圆”品牌创始人张晓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创的蜡染制品。在她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红色故事”系列蜡染作品,它们色调素雅、纹样优美,带着苗族蜡染独有的“冰裂纹”,给人一种古朴的沉淀感,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2013年,张晓毕业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本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她在2017年初次接触到蜡染后,这项苗族蜡染文化便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甚至痴迷起来。在了解后她发现,家乡威信县是云南省唯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之乡”的地方,于是她走遍了家乡的各个苗寨,拜访蜡染传承人、学习蜡染制作工艺,与这门来自指尖的技艺开始了“零距离”接触。

张晓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老人在织布,我就对这种东西产生了兴趣,然后就开始了解我们本地苗族的文化,到处去看以前画的那些蜡染图案,觉得这些图案非常的古朴,和贵州、四川等地的图案有很大区别,我觉得这些图案很有价值、很有魅力。”

铜刀作笔,蜂蜡为墨。越是接触这门技艺,张晓越是沉迷于其中,越是热爱,越想让更多的人都欣赏到这份来自指尖的美丽,于是选择回乡创业,创业的同时致力于蜡染技艺的创新与传承,进而创立了基于威信地区苗族蜡染的设计品牌“春圆”,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将蜡染技艺与扎西长征精神进行融合开发,绘制出一套红色文化风格的蜡染作品,其中毛主席头像和诗词系列的蜡染挂画作品在云南世博会上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2019年,张晓创办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蜡染厂,一个实体蜡染文化展厅兼具传习所功能以及一个年营业额超过30万元的淘宝店铺,主要开展染织服务、文创挂画、个人配饰、家居布艺和蜡染技艺培训等服务。通过3年的努力,“春圆”品牌团队人数已有22人。

张晓告诉笔者:“我们的传习所现在主要在扎西时光文创示范店和春圆蜡染染坊,在这里能让每一位参与者真正体会到蜡染的魅力。”

走进春圆蜡染染坊,桌上形状大小各异的蜡染铜刀,刺绣丝线摆放整齐。染色师傅正在从染缸里把浸染好的布料取出晾晒,苗绣师正在染布上以针代笔,从容落线。

据张晓介绍,现在会蜡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技艺的传承者平均年龄都超过55岁,如果没有传承,可能再过10年、20年,威信苗寨蜡染技艺便会面临失传的局面。所以,张晓学习、从事蜡染制作不仅因为她爱好蜡染,更因为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2022年,张晓继续努力,力争创造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的蜡染工艺品,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讯员 夏 沁 杨珠艳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