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12-14 16:57本网讯 (通讯员 申知铭 王兴韵) 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是该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2013年,大关县把该乡的打堡村作为试点,利用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点面相结合,建“造血式”扶贫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上高桥乡打堡村集高寒、边远、贫困、山区、民族“五位一体”。近年来,打堡村全村356户在家农户实现户户养黄牛,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2户,5头以上20余户,年增能繁母牛300头,产小牛200余头,户均增收3000余元。
来到上高桥的打堡村,该村的支书虎尊国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精准扶贫政策相当的好,对我们这些山区地方相当的实在,我们上高桥打堡村一百万的精准扶贫资金整村推进,我们拿来后,把一百万变成三百万来使用。”
这位村支书口中说到的把一百万变成了三百万,这不仅有点让人纳闷儿,难道这钱也会凭空增长不成。原来,早在2013年上高桥乡就利用100万元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把该乡的打堡村作为精准扶贫的试点村。为了确保该村的精准扶贫能落到实处,乡村两级还专门制定了《上高桥乡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规划方案》,规定“扶勤不扶懒、扶先进不扶后进,以勤带懒、以先进带后进”的基本思路,以“滚雪球”模式发展,农户自愿申请,选出适合养母牛的农户作为精准扶贫的“点”,每头牛补助5000元,2年后繁殖的小牛归农户自己所有,5000元本金再传递到另一家农户手中,循环使用,变无偿扶贫资金为滚动发展基金资金,有序扩大覆盖面,力求发挥扶贫资金最大化效益。当前打堡村全村的黄牛养殖,已由以前的一百四十多头,发展到了现在的七百六十多头。
村民马永龙就是村里依靠精准扶贫发展起来的养牛大户之一,他们家当前的牛存栏数,已由原来的两头发展到了如今的十二头。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夫妻俩便把牛关回了圈里,利用夏天贮备下来的干草精心地打理着他们牛宝贝们的生活。
说起两年来自己家养牛路上的成绩,马永龙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政府家都这样帮助我,我们还不是要尽其力量的,责任心也要做到,自己也要发展起来,我现在除了养牛,还养了两千只鸡。”
村民马武本今年已经64岁了,在当地农村原本应该是带带孙子好好享清福的年龄,精准扶贫政策下来后,他害怕年轻人责任心不强,缺乏管理牛的耐心,倔强的他自己一定要亲自照料牛群。每天一家人在牛圈里出入最多的就是他。走上养牛之路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马武本家由原来的瓦房变成了水泥平方,家用电器已尽数进入了他们家里。
“今年把5000元资金给我家,明年又转给别人家,这样滚动专递。现在我家有7头牛,等到冬月下了小牛,就应该有11头了。”马武本面带骄傲地告诉记者。
村民马敏春前些年都是常年在外打工,在村委会的召集下,他于前年回到了家里养牛,当前他们家也变成了村里的养牛大户之一,今年就卖了两头牛,现在还有八头,说起在家养牛创业,马敏春信心满怀地说:“现在守在家里也能创业了,收入不比外出打工的少,娃娃也有人照看了,这个精准扶贫政策帮了我们农民的大忙。”
当前,打堡村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养牛五年计划,那就是五年内将全村的黄牛养殖数发展到两千头左右。
要把养牛产业按照滚动发展的模式运作好,当然缺少不了为之保驾护航的龙头企业,扎根上高桥乡的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随之应运而生。该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目前已开发的产品有黄牛干巴,特色麻辣牛肉,卤牛肉、红烧牛肉,也包括一系列的牛杂深加工。待深加工生产线完全运转以后,每天可完成对十头牛的加工。
截至目前,上高桥全乡已带动发展黄牛养殖2500余户,2015年底全乡黄牛已达存栏4000余头,全年出栏三千五百余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占全县黄牛养殖的一半以上,真正破解了贫困山区产业发展难、群众增收难、资金筹措难“三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