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3-03 09:29年产70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
勇立潮头,谋开新局;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
未来5年,是昭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基蓄势,加快动能转换的关键5年。
当前的昭通,开发开放的活力正在释放,赶超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正在加快集成,乘势而上的机遇正在叠加,跨越式发展的势能正在蓄积,思发展、促发展的迫切愿望正在形成。全市呈现出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的关键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黄金期“三期叠加”的发展态势。进入了由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转变;由主要依靠上级资源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向发挥自身优势抓改革谋发展促跨越转变;由聚焦城乡面貌改造升级,向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转变“三个转变”的关键阶段。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谱新篇。站在新发展阶段,昭通要实现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新的“六大战略”中,聚焦“六个着力”,奋力开创昭通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着力“五大振兴”目标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紧扣“二十字”总要求和“五大振兴”目标,稳步推进“七有七配套”,逐步实现具有昭通特色的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推进农村产业大发展。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种养业产加销贯通、推进农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1000户以上龙头企业、提升5000个以上合作社、培育6500个以上家庭农场;强化“双绑”利益联结,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培育10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大力实施乡村创业行动,力争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园10个,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让乡村更美好、农民更富裕。
推进基础设施大改善。完成村庄建设实用性规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提高到75%以上,基本解决单一水窖供水问题。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远程医疗覆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比例提高到75%以上,村级公共文化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推动光纤网络、公交站点、电商物流、金融网点和便民超市向村级延伸,让乡村生活逐步现代化。
推进涉农要素大释放。深化“三变”改革,盘活农村“三资”,激活农民“三权”,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带农富农助农能力明显提升。坚持以市场化思维运营乡村资源资产,培育市场主体,引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以人才连接乡村与市场,让人才扎得下根、干得出彩。强化“三治”融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进移风易俗,引领群众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共建共治共享深入人心。
推进宜居环境大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别提高到70%、60%以上,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发挥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创建30个示范乡镇、300个精品示范村、3000个美丽村庄。加强农村文化传承,加大名镇名村保护,排查治理村庄安全隐患,鼓励农户房前屋后种树养花,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安全的美丽家园。
镇雄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产业园制鞋生产车间。 沈 迅 蔡侯友 摄
着力产业体系构建 深入实施产业兴市战略
牢固树立大平台、大企业、大产业理念和全产业链思路,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完成产业投资2100亿元以上,实现产业和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40%、25%以上,推动重点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导向,聚焦六大高原特色产业,落实“一二三”行动,实现农业综合产值2000亿元以上。强化大企业引育,各县(市、区)每年引进1户以上行业领先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推进大基地建设,打造550个以上“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加快大品牌塑造,创建“三品一标”产品700个以上,建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大市场引领,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提高到2.5∶1,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全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立足资源优势,加快80万吨工业硅和80万吨有机硅、70万吨绿色水电铝、光伏玻璃、光伏组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加快三峡集团、国电投合作开发光伏风能项目进程,尽快落地一批新材料和铝合金制造等项目,强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开发园中园,形成园区多头引领,做大做强园区。构建昭阳以硅铝全产业集群、智能制造、电池新材料为主,鲁甸以农特产品、马铃薯加工为主,水富以电池新材料为主,彝良以矿产开发、碳素产业园为主,大关以肉制品、竹笋加工为主,镇雄以纺织、五金为主的产业拱卫发展格局。加快沿金沙江“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清洁能源基地、镇雄磷基新材料园区和威信页岩气开发试验区建设。到2025年,实现有机硅产能达到80万吨、铝合金产能50万吨,硅铝产值700亿元以上,昭阳工业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金沙江绿色清洁能源综合产值达到45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达到1600亿元,力争实现2000亿元。
扎实加快服务业发展。引进旅游服务头部企业,着力打造以大山包、小草坝为载体的避暑休闲地,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高峡平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南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把昭通打造成为康养休闲度假区、红色文化体验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积极探索推进片区联动、产村融合、品牌引领、文化深耕、群众主体等农文旅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到2025年,建成半山酒店和高品质酒店22个,国家AAAA级景区达到5个以上,国家AAA级及以上景区突破30个,旅游康养业总收入达450亿元。加快云南中烟物流昭通中心库建设;加快构建“3+3+5+N”区域物流格局,打造滇东北区域综合物流枢纽。培育限额以上贸易企业300户以上,积极打造百亿级商圈。持续推进“金融入昭”工程,引进商业银行2家以上,培育上市本土企业3家以上。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扶持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场景应用为抓手,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数字赋能行业发展。推进信息网络提质覆盖,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培育5家以上跨行业、跨领域数字应用平台,拓宽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应用,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着力“五网共建”强基 深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
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五网”体系构建,突出综合交通建设重点,全面构筑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建强交通网。实施“811”公路工程,构建“两环四纵五横九联二十二出口”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县县双高速”,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实施“235”铁路工程,加快构建“四横九纵两联多专用”铁路网,有序推进县县通高铁;实施“331”水运工程,加快构建“一通道两枢纽三中心三转运多节点”水运网,推进水运通江达海;实施“127”民航工程,加快构建“一中心一支线八通用多航线”航空网。完成交通投资2100亿元以上,促进综合交通由基本适应迈向适度超前。
构筑能源网。实施电网规模倍增计划,建成以5座500千伏、15座220千伏变电站为骨干网架的安全稳定电网。加快推进风光资源开发,着力形成新能源发展新优势;强化煤炭资源整合,加快矿山“五化”改造,提升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全力做好电煤保供;加快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产气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完善天然气产供销储体系,基本实现川气、缅气、页岩气互联互通和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完成能源投资800亿元以上。
强化水利网。建成中小型水库11座,开工大中小型水库58座,建设5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307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金沙江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启动23个重大引调水工程项目;加快昭鲁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2个中型灌区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成水利投资250亿元以上,基本消除工程性缺水。
着力宜居宜业创建 深入实施城乡融合战略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成鲁甸至大关(G247)、鲁甸至昭阳北闸(G352)昭鲁一体化发展快捷大通道,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推动同城化发展,加快“双百”大城市建设进程。支持镇雄打造副中心城市、水富基本建成“港园城”融合发展试验区、威信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巧家打造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加快大关县城避险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加快盐津水田新区建设,坚持分步实施、急者先行、属地为主、各方整合原则,实施避险搬迁;推进彝良、永善、绥江县城特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加快出台农业人口进城同城化待遇政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建设标准,严格把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天际线、地标性建筑、城市轮廓、城市主色调设计。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通城市堵点。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运管服务平台,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提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实施“十县百镇”提质工程,着力加强3万人口规模重要节点集镇发展,充分发挥集镇承上启下、城乡融合纽带作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良性互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着力问题导向整治 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检验各级干部的立场、品质、意志、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三大保卫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
系统推进流域治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赤水河流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一决定一条例”,盯住突出问题彻底整改整治,确保赤水河出境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统筹乌江等三大水系保护治理,继续推行“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巩固治污清水净湖成效,确保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100%达标。加强渔洞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两污”治理及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让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
全力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重点领域污染物的排放许可与监管治理,促进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加快电煤、气煤替代,严格超标排放车辆淘汰,引导能源消费向绿色转型。全面落实《昭通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让群众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全面守护昭通净土。深入落实《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统筹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问题整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5%以上;扎实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治理修复,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持续推动生态廊道建设,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90%以上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51%以上、湿地有效保护率达60%以上。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坚决扛实“三线一单”责任,科学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绿色产业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争创节约型机关、家庭、学校、企业,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擦亮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心旷神怡的大美昭通名片。
着力人才生态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支撑战略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立足事业需要和产业行业发展引育人才,加快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人才引进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创优留人机制,最大限度吸引、释放人才活力。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大力招引工业经济、园区经营、城市规划、金融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领先专家和技术人才,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0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0个、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1.8万人,实现人才总量突破50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教育人才发展。深化“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持续完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培养使用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全员分类岗位技能培训,打造新时代“大先生”队伍。新改扩建幼儿园339所、义务教育学校2000所、普通高中64所,培养引进各类教师人才1.2万人,实现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建成全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昭通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精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全省平均水平。
实施人才强医工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行基层医疗人才“县管乡用”和乡村医生“乡管村用”。加强医教协同培养,实现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67人。全力推进与全国一流医疗校院合作,把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成为高层次医疗专科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转化平台,构建区域医疗服务供给新高地,带动全市医疗水平整体提升。
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保障,创优人才生态和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才放心、安心、舒心创业。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抓实“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水平,持续深化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强化社会保障,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建强民族宗教工作人才队伍,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2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抓好“八个坚持”
坚持“巩固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位任务,实施“四个行动”,加快乡村振兴。
坚持“发展为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紧盯“六稳”“六保”要求,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产业为重”,有效增强发展动能。把抓产业作为抓发展的根本之策,拓平台、引龙头、扶企业、强支撑,确保完成产业投资100亿元以上。
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夯实发展支撑。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坚持一切跟着项目走、一切盯着项目干,不断增强发展支撑和后劲。
坚持“企业为基”,持续增强开放活力。高度重视服务企业,抓招商引资,抓企业产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招商引资攻坚年,扩大开发开放,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高效发展。
坚持“品质为尚”,推进城乡内涵发展。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坚持“环境为先”,全力擦亮生态品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守护好昭通的“绿色财富”。
坚持“民生为本”,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万家忧乐放在心上,多谋民生之利,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云南日报记者:蔡侯友 沈 迅 谢 毅 实习生:谢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