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想起当年投稿时

 2022-02-25 11:02  来源:昭通新闻网

给报刊投稿,要追溯到30多年前。记得当时读初中,一位叫崔振亮的同学发表了文章,在班上引发轰动。我艳羡不已,暗地里发誓一定要逼自己一把,让我的名字也变成报纸上的铅字。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拼命读书,努力写稿,给家乡《张家口日报》连续投了上百篇,却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开明的父亲用爱怜的目光望着我,鼓励道:“儿啊,只要你肯坚持,该来的都在路上。”

我没有轻言放弃,用努力证明了父亲的预言。有一天,大队送信的小伙子突然出现在我家院子里,老远就喊:“刘建忠,你的信,张家口日报社来的!”那一刻,我太激动了,我早就想把自己的名字印在报纸上了,我甚至有点热血沸腾了,我跌跌撞撞地从屋子里跑出来,连招呼都没有打一个,就一把夺过送信人手中的牛皮纸信封。然而打开信的时候,我失望了,原来是一封退稿信。虽然失望,但我并不绝望,因为这封信是时任报社总编辑李孟贤给我写的。信中大意是说,我的来稿他们都收到了,为我的勤奋和努力而感动,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写,稿子总有一天会被采用的。

文章虽然没发表,但李孟贤总编的这句话着实鼓舞了我、激励了我。我知道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常常就隔着一道“门槛”,你迈过去,它是一道“门”;迈不过去,就成了一道“槛”。

中学毕业后,因为家穷,我无力进入更高学府,便入伍到了山西忻州。部队首长认为我“有才”,就把我调入团机关报道组,从此我走上了新闻写作这条既充满荆棘也盛开鲜花的道路。在熬过了一个个青灯黄卷的白天与夜晚,在经历了一次次无情的退稿之后,我重新聚合起直面写作的勇气与热情。终于,我写的散文《想陪妈妈坐坐》发表在了1994年7月27日的《张家口日报》副刊上。之后,《张家口日报》又相继刊发了我写的《走出黑色七月》《取经何必学唐僧》《鲇鱼效应》等多篇稿件。

写作,不仅锻造了我坚强的意志与品格,也让我因此而收获了爱情。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我的妻子。彼时,在云南昭通乡下教书的她,看到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备受感动,和我书来信往,我俩喜结良缘。1997年,我把发表在全国各地上百家报刊的文章当成了“敲门砖”,跨军区跨兵种从山西调到武警云南昭通支队,完成了一次收获爱情和幸福的调动。2000年12月,我从部队转业到昭通日报社工作,圆了自己憧憬多年的“记者梦”。

“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成为记者后,我依然没有停止奔跑,采写了大量新闻和文学作品。我的努力再次引起了家乡报社的关注,2016年6月20日,张家口晚报记者王瑾涧以《康保游子刘建忠的“文字梦” 》纪实通讯报道了我潜心写作的故事,并用一个整版予以刊发。更荣幸的是,同年《张家口晚报·张垣文艺》副刊版还为我开设了专栏,一口气刊发了我写的11篇散文、随笔。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这些年来,我勤奋笔耕,一篇篇饱蘸心血和汗水的稿件像小鸟一样放飞在了全国各地的报刊上,还出版了《行走在文字边缘》《永远的红纱巾》《聆听爱的声音》《我和新闻在路上》多部作品集;2021年,我又与同事吕翼合著了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重器之基》。虽然发表的东西很多,但随着岁月流逝,唯独在家乡《张家口日报》刊发的文字让我亲切而温暖、深刻而难忘。因为,我的根在张家口,张家口是我文学的故乡、精神的原乡!

作者:刘建忠/文  张晓/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文学 张家口日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