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印象

 2022-02-25 10: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第一次听到“昭通”这个名字,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们家在昆明寻甸的大山里,那是一家军工厂,大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们家来自山西太行山,有来自上海的刘叔叔,来自重庆的韩阿姨,来自河南林县的王叔叔,还有来自云南昭通的彭叔叔、查阿姨。彭叔叔和查阿姨是一家人,每年他们都要回昭通,从昭通回来都要给大家带昭通的酱、绿豆糕和苹果。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能吃到昭通的酱、绿豆糕和苹果,那简直就是一种幸福。妈妈把昭通酱收藏好,家里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吃。绿豆糕是我的最爱,妈妈常常把一小块绿豆糕切成两小份,每次只给我吃一小块。当时我就有一个念头: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去昭通,买好多绿豆糕吃个够;昭通的国光苹果、金帅苹果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苹果还有专属自己的名字。2013年寒假,我终于来到了昭通,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盒绿豆糕,一晚上就吃了大半盒。离开昭通时,我买了好多盒绿豆糕,回到昆明送人。儿子说,玉溪也有绿豆糕。我告诉他,哪儿的都没有昭通的好吃。

彭叔叔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从部队转业来到我们这个军工厂,是我们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给我们讲抗日英雄杨靖宇、左权的故事,讲刘胡兰、董存瑞的故事,还讲雷锋、欧阳海、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他还给我们讲昭通的故事。

第一次听罗炳辉将军的故事就是从彭叔叔那里,后来到昆明师专上学了,和同学一起观看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我格外激动,因为我知道这个故事,边看电影边给同学们讲电影背后的故事,引来同学的一阵赞美,着实让我兴奋了很久。彭叔叔还给我们讲红军长征过昭通,红军怎样帮助当地老百姓的故事。很多年以后,彭叔叔讲的一些红军的故事深深地驻扎在我心里,尤其是“扎西”这个名字,像一座丰碑屹立在我心中。有一年,云南省少先队辅导员学习,遇到一个来自昭通市威信县的老师,我激动地问她扎西镇离她们学校有多远,还问了许多关于扎西镇和昭通的问题。一旁的其他老师都好奇地问我:“李老师,你去过昭通?怎么对昭通那么熟?”

有一次厂里放电影国产纪录片《红旗渠》,来自河南的王叔叔自豪地操着浓重的河南话说“这是我们老家,我的弟弟和我的小舅子都参加了红旗渠的建设,那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啊!哈哈哈……”爽朗的笑声盖过了银幕上的解说。当时,彭叔叔声音不大地说了句“我们昭通也有一条红旗渠。”一旁的其他人都说:“没听说过,拉倒吧,老彭,你别瞎吹了!”彭叔叔红着脸说:“我没瞎说,只是还没有修好!”来自重庆的韩阿姨说:“不说了,看电影,看河南的红旗渠,等什么时候你们昭通的红旗渠修通了再说吧!”当时很多大人都说“这个老彭真能瞎吹。”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彭叔叔没有瞎吹,他说的昭通的红旗渠其实就是指大关县的出水堰,这是乌蒙山上的红旗渠啊!

再后来,军工厂缓建,厂里的职工就往各地分流了。河南的王叔叔就回河南了,韩阿姨回到了重庆,我们家来到了昆明。听妈妈说,当时彭叔叔家也可以来昆明,但他考虑到查阿姨家父母年纪大了,没人照顾,就放弃了来昆明的机会,和查阿姨一起回到了昭通,照顾查阿姨父母。爸爸、妈妈常念叨他们,爸爸说:“老彭真是个好人啊!为了照顾岳父岳母,分到昆明都不来,愣是要回昭通,他要是来到昆明那可是比回到昭通好啊!”妈妈说:“是啊,老彭这个昭通人实在!”

我们刚分开的时候,彭叔叔和我爸还有书信来往,他们家住在昭阳区兴隆街。后来我们又搬了几次家,彭叔叔他们也搬了家,就失去了联系。2013年,我到昭通也没有找到彭叔叔。

乌蒙山里有个出产绿豆糕、金帅苹果、有条高原红旗渠的昭通彭叔叔,和那些有关昭通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如故乡的炊烟袅袅……

作者: 李爱庆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文化 云南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