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注】幸福村寨春来早!《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司莫拉佤族村

 2022-02-24 08:54  来源:人民日报

司莫拉

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

500多年来

当地佤族群众

同汉、白、傣等族群众

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生生不息


2月23日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

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



全文如下
↓↓↓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总书记强调,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人勤春来早,满园花草香。2022年初春,记者再度探访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司莫拉晨景 赵普凡 摄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驱驰,转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山坡上是层层的梯田、碧绿的菜地,司莫拉佤族村的寨门,掩映在绿荫中。顺着村内火山石铺就的石板路缓步前行,只见村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每条干净整洁的巷道都有自己的巷长,由居住在那里的村民担任。


穿过蜿蜒曲折的山道,在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里的秘境——由古树群落汇集而成的大箐。


郭康 摄


“这就是我们佤族人说的‘接新水’。”顺着赵家清手指的方向,只见清澈的山泉沿着竹槽缓缓流下。“佤族人敬畏自然,更保护自然。”


在古树群落下,7眼大小不一的山泉依着山势分布,清澈的泉水映着森林,泛着碧绿的光泽。“那里便是我们的七子泉,在过去一直是村里的水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滋养着村落。据介绍,箐内分布着很多密集的地下泉眼,属于低温温泉,这些天然山溪流到村庄下游,还形成了天然水塘,灌溉着村落里的千亩良田。


土墙黑瓦,木桩图腾……在村口的民俗文化陈列馆里,佤族先民留下的珍贵物品记忆着农耕痕迹和古老的智慧。


圆点、竖、箭头……一些特别的符号格外引人注意。赵家清说,这是佤族先民特有的刻木记事,按照地上花草树木的兴、盛、衰等循环过程与天上出现的木星与月亮相遇、离去、复相遇的循环过程之间产生的对应关系,创造出星月历,而这些符号就是推算星月历的模式和农业生产生活的记录。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500多年来,当地佤族群众同汉、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生生不息。民俗陈列馆两侧竖立着高高低低的人形木桩,寓意着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和睦的生活,如今更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


游客在司莫拉佤族村拍照留念 林碧锋 摄


“福”“禄”“寿”“喜”,4个刻着字的大米粑粑刚从模具里翻倒出来,大米的香气扑面而来,再烤上一烤,冒着热气的米团便被一抢而空。


“刚蒸出来,热乎乎的,正好吃。”村民李发顺和杨彩芹一家早早就起来,将泡好的大米蒸上,“要挑香软一点的大米,反复上锅蒸两次,再揉成黏黏的一团,这样做出来才香。”


大米粑粑是三家村中寨的传统美食。杨彩芹说,在司莫拉,过了腊月二十,大家就要开始准备做大米粑粑。“新春做粑粑,图个丰收的好兆头。”


资料图

“今年要多准备些,送给亲戚好友。”杨彩芹麻利地给模具抹上蜂蜡。按压大米粑粑很讲究手法,巧用力才能保证粑粑外形平整。杨彩芹改进了不少自家的模具,金鱼、福字等寓意吉祥的花样最受欢迎。不仅如此,她还自制了不少果蔬汁用来为大米粑粑染色,“看,红红绿绿的,多喜庆。”


同村的赵仁芹给李发顺家送来不少自家制作的胭脂果膏、黏枣糕和胭脂果酒。它们的原材料都来自山林里秋冬成熟的山果,洗净蒸熟后,用白糖浸泡,保存的时间可以更久。“生果储存期短,家里人都会做成果膏,作为待客的佳品。”赵仁芹说。


一番忙碌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阳光。桌上摆满了吃食,各色花样的大米粑粑、不同口味的自制果膏,再倒上自酿的美酒,唱酒歌、行酒令。人们拿起一块粑粑,一口下去,柔软香甜——这是收获与幸福的味道。



游览贴士

从腾冲驼峰机场驾车20分钟左右便到达三家村。在村中,既能感受佤族民俗文化、瓜果采摘,还能在生态区观赏古树山泉。而在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大米粑粑及各种天然果脯等当地小吃,是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



敲响祝福的木鼓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在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按当地风俗,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随着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语,广场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鞠鹏 摄


木鼓,佤语称为“克罗克”,是佤族用来凝聚人心、传递信号的一种工具。木鼓舞更是佤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在节日喜庆的时候,热情豪迈的佤族群众欢聚在一起,用歌舞挥洒激情。


村民孟家留是中寨最出色的鼓手,村里只要有重要活动,总是少不了他。“从制作木鼓开始,就是盛大的节庆活动。”孟家留介绍,每次制作木鼓的时候,寨子里老老少少都会一起出动,进到深山老林里,再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挑选合适的树木,密度高、材质好的大树是首选。


一边走一边唱着歌跳着舞,村里的人们身着盛装,将这棵即将被制作成木鼓的原木拉回村中,佤族传统中盛大的拉木鼓舞由此而来。


木鼓又分为公鼓和母鼓,在每个佤族村寨里,至少都有一对木鼓,司莫拉也不例外。木鼓屋和民俗陈列馆里,一对木鼓遥遥相对。“咚!咚!”公鼓声明亮高亢,音色清脆。“咚……咚……”母鼓声低沉浑厚,厚重悠长。


成对的佤族木鼓,在外形上极为相似,但是仔细分辨,却大有玄机,大小与鼓内凹槽形成了不同的音色,而外观上的图腾标识也显示着两者的不同。“略大一点的是母鼓,在过去用于召集群众。小的是公鼓,在村里主要供娱乐表演节目使用。”孟家留说。


两根木鼓槌在孟家留的双手中不停地上下翻动,鼓点、节奏激烈地变化着。“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含义。村民们通常一听声音就知道木鼓敲响的原因。


时而急促,时而交错,孟家留有力地敲打着木鼓,变幻莫测的鼓点敲打出激昂的节奏,村民们随着鼓声、音乐声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此刻孟家留和村民们正在通过鼓声和舞蹈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如今,村里有一支自发组织的文艺队。“我们经常在这里和其他村寨的文艺队一起举行大联欢活动。木鼓舞、竹竿舞、加林赛(佤语: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跳出我们村子里的幸福生活。”孟家留言语间满是喜悦。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