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2-23 09:41在革命战争年代,昭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革命人物,留下不计其数的革命遗址遗物,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整个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昭通的历史见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在发挥政治和教育功能、推动经济增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扎西会议”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新“长征路”上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威信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一、威信县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
光辉的扎西会议是党馈赠给威信人民珍贵的红色资源,是威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础,威信县紧紧依靠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逐步形成以红色文化、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格局,红色旅游也正在成为壮大威信县县域经济的又一重要资源。
(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威信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珍贵,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项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28项,革命文物藏品20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4件(套),三级文物17件(套),一般文物资料179件(套)。这些珍贵的“红色印记”为威信县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威信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为便利的交通设施,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成贵高铁威信站在2019年12月正式通车,大大缩短了威信通达昆明、成都、贵阳的时间,为威信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交通便利。
(三)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5年的181.29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385.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9.87亿元增加到34.61亿元,游客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72%和36.84%,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重要的支柱,并在全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显现出日益增强的带动作用。
二、威信县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尚未形成成熟的旅游经济产业
威信目前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政府主导,慕名前来的游客较少,这与威信县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旅游产业链有很大关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红色旅游综合服务落后,红色资源与周边同质化,缺乏竞争力。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红色旅游产品,都较威信的红色旅游资源竞争力更强。威信除扎西会议纪念馆是3A级景区和建成投入运营不久的特色红色小镇是4A级景区外,能够在周边地区凸显差异性的核心产品并不多,具备全国旅游吸引力的产品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程度低
威信县的红色旅游目前仍处在单一的党性教育阶段,规模较小,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还未有效转化为强有力的旅游优势。红色旅游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助手”,而是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载体。发展红色旅游,其实是对红色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弘扬。但目前威信县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较少,对红色旅游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资源、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尚未打造出具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很难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缺乏专业的旅游讲解人才
山川无声、古迹不语,它们之所以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游对旅游资源的解读。当前红色旅游发展中,知识面广、表达准确生动的导游讲解人才严重不足。现有旅行社中,专业的导游比较稀缺。除了扎西干部学院的专职讲解老师和县文化和旅游局的个别讲解员能胜任专业讲解工作外,其他的临时讲解员文化层次偏低,他们对基本的县情、市情、省情、国情不太了解,对红军长征的历史一知半解,对红色景点的讲解固化于打磨好的讲解词中,一遇到好问的游客就无法进一步拓展。
三、提升威信县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威信红色旅游发展产业培育、文旅融合、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瓶颈,直接阻碍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破除障碍才能更好地使红色旅游在威信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旅游经济产业
现代旅游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缺一不可,需要从方方面面给旅游者提供其所需的旅游产品和具有差异性的服务,使旅游者能从中找到居家生活所没有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产品服务体系,全面充分地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威信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秀美山水,抓住国家政策与旅游发展机遇,自觉融入旅游大发展格局,培育新型旅游经济产业,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1.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做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整合相关部门资金,重点建设好南出滇、北入川的乡村接合部旅游示范点,打造威信县南北大通道旅游亮点工程。展现青山绿水、宜居乡村的自然风光,不断激发文旅活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
2.融入旅游大发展格局,推进区域战略合作。紧紧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大机遇,建立起各大关联资源良性互动的机制,把云贵川三省的重要红色景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大威信连接泸州、遵义片区的红色旅游等级公路建设、旅游线路建设、红色景区开发、功能建设等,实行红色旅游跨区域合作,着力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精品线,突出扎西会议走向胜利新阶段的回师东进再渡赤水。
3.积极推进扎西老街特色小镇建设。威信的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是积极推进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就地设计、发挥地域之长,既要展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貌,又要保留鲜明的地域特征。以扎西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龙头,牢牢把握住以文旅为主的红色小镇建设,创建红色旅游品牌,融游乐、宣传、陶冶等于一体,提高旅游传播效率,使威信成为人们爱国体验、科普探险、文旅康养等首选品牌。吸引公众走近红色旅游景区,拓展红色旅游市场增量,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深挖红色资源文化内涵,精心谋划旅游项目
威信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让游客通过特定的对象和还原的历史场景来近距离触摸和感知历史,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中共党史、感受革命精神、获取知识和精神力量,可以更好地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党史、国史教育的成色。红色旅游让人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红色旅游自身的政治意义和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都促使着要把这一产业发展好。
1.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邀请党史研究专家、策划专家等知名专业人士,对威信红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还原历史真相、营造红色环境,给研学旅行带来更为深刻的精神获得感。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
2. 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以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有收藏价值为理念,从全国各地征集突出威信自身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和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销往全国,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宣教和推介,实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三)健全红色旅游人才引进制度与激励机制
近年来,威信县红色旅游的客流量在逐年增多,一方面反映了游客对红色革命文化内涵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激发了市场潜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红色旅游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批拥有较强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是打响威信县旅游品牌的关键。
1.创新机制引进人才。制定合理可行、积极有效的专业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红色旅游的从业队伍中来,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夯实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2.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通过加强与昭通学院、云南部分高校等的校企合作来培养旅游服务、旅游规划、旅游宣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推进威信旅游服务质量向特色化、高效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满足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提高游客重游率。
3.岗位培训提高技能。导游的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游客的观察、感知、体验,在主客交流中,导游的文化素养程度,会在娓娓道来的讲解中全面展露出来,直接影响到服务的效果。在全县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中,要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纳入议事日程,采取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及专业人才引进等方式,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增强讲解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打造高水平的导游讲解团队。
作者:威信县委党校 魏永琴 威信县委宣传部 宗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