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浓浓的幸福——大关连续三年荣获平安先进县称号侧记

 2015-11-15 18:38  来源:

本网讯(记者 毛利涛 通讯员 吴臣飘)秋日的大关,已经有了些许寒意,而每天清晨和傍晚,跑步、散步往返于黄连河的市民们仍然络绎不绝;文化广场上休闲的人们悠闲地玩着扑克、打着羽毛球、跳着欢快的广场舞。所有这些,人们无一不把平安幸福指数都写在了脸上,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平安幸福的动人音符。

抓基础 强治理

近年来,麻昭高速公路、213国道相继启动建设,流动人口增多,治安压力增大,为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大关在平安建设工作上逐步增加财力和人力,狠抓法治平安建设及综治维稳工作,实现平安建设全覆盖。

天星镇由于内昆铁路建设、岔彝路等工程建设,多年来沉积了诸多矛盾,治安差、环境卫生差等状况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每年都要花大力气进行整治,而效果都不太明显。通过多年探索,在县政法委的支持下,天星镇党委政府决定变堵为疏,在镇政府专门设置了综治调处中心,安排专人值班,领导实行轮流带班,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沉下身子去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治安环境的改善,天星镇治安、环境卫生等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为了提升技防工作水平,大关在硬件设施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分三个层次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第一个层次是由公安部门牵头安装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第二个层次是把安装视频监控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平安建设“一票否决”的内容,促使县乡各部门建设单位内部的视频监控小网建设。目前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单位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第三个层次是在乡镇建设“关河天眼”工程,由县财政出资40万元、乡镇出资60万元,在所有乡镇的重要地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自2011年起,大关就按人均2元将综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3年又按要求提高到了3元。为了打牢队伍基础,自“村改委”以来,大关每年拿出100万元,重建村级政法综治队伍,全县共聘用村级平安建设管理员83名,覆盖各村,2014年又新录用协警30名。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政法综治队伍新增人员接近200人,有力地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困难,特别是巡特警大队,由2012年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60人,对街面进行全天24小时巡逻,偷盗、打架等行为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人民法院还在未成立法庭的乡镇设置1个巡回审判法庭,并在其中4个乡镇17个矛盾纠纷多、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的重点村安排1名法官进村担任该村专职法制副主任,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县政法委副书记刘宗裕骄傲地告诉记者:“全省各县区进行的随机抽查显示,大关县自2012年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先进县以来,市民平安综合满意度从全省排名第25名,2013年上升到第8名,2014年上升至第7名;2013年和2014年相继排名全市第一名。”

重调解 化矛盾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这是大关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切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大关开展“两化”(信息化和网购化)工作法。一是按照一个领导组、一个管理中心、一个工作站、一个创安小组“四个一”的工作要求,健立健全了县、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组织网络,推进网络化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83个网络,每个网络分别设立网络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在83个网络内划分成1564个创安(创建平安)小组,由村(社区)指定人选或群众推荐人选担任创安小组组长,每个村民小组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整合综治、信访、司法、财政、民政等与群众密切相关部门力量,建立社管综治服务平台,平台由“信息处理中心”和“网格管理调度中心”两个中心支撑,每天社管综治信息系统报送的信息,经信息处理中心分析研判、确定办理人员后,流转到网格管理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安排人员进行处置。这样就形成了网络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网络的耳目的良好格局,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平安建设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二是高标准推进社管综治信息化建设。投入经费17万余元及时给乡镇系统操作员和村(社区)平安建设管理员配发了综治通专用手机,并在天星、玉碗等乡镇率先开通3G接入平台,信息化建设以来,全县共采录矛盾纠纷信息4593条,综治信息31776条。同时也在村(社区)推行“一呼九应、十户联防”6995手机平台,作为村(社区)网格管理员收集报送信息的辅助手段,目前,共成立平安联防小组1275个,覆盖9个乡镇75个行政村17598户群众。

玉碗镇综治工作人员钟波告诉记者,开通3G接入平台后,给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一次,一起因合同事件引起的群体纠纷,在乡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后,创安小组及时报告镇党委政府,通过平台接收后上报政法委,后来政法委组织公安、司法、国土、住建等部门启动大调解,找到合同工80人进行协商,1天就成功调解,消除了安全隐患,从上报到成功调解仅3天时间。这就是综治信息化建设后所体现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大关又推出警民联系“1+3活动”。即:一名政法干警联系一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一名个体工商户或企业、一名普通群众,自活动开始,全县共有316名政法干警参与活动,开展活动8次,搜集群众意见建议2200余条,此举有效促进了政法部门的工作,使政法部门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要,也让群众更加了解政法干警的工作情况,增进了警民关系。同时狠抓细胞工程建设,为提高“平安细胞工程”建设质量,下发了平安家庭“四无六好”、平安村(社区)“四有五无六好”、平安乡镇“五好五不发生”、平安单位“五有六一七个不发生”的评选标准。

谈到平安家庭“四无六好”评选,钟波说:“今年6月中旬,我们到老街村马路坪开展四无六好评选,群众在看完评选标准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就连曾经的小偷小摸、出口骂人等事情也拿到了桌面进行谈论,没有被评选的群众承诺,一定要改掉不好习惯,争取来年被选为四无六好家庭”。

“综治信息系统建设在全省试点获得成功并交流,大关综治网格化管理在全市成为重点推进县,在全市综治会议上作交流,并在全市推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朱家美在玉碗调研时对这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忠裕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