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以作风转变推动创新发展——七论学习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

 2022-02-13 09:3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是广大干部解放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地方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思想僵化、循规蹈矩,只会让工作陷入被动,注定没有什么出路。

现在,有的干部总是抱怨工作不好干,找不到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碰到棘手难题,不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而是能拖则拖,能躲则躲,最后把小问题拖成了“老大难”,拖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说到底,还是工作作风没有转变,缺乏创新思维。所以,适应不了形势发展,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也就不难理解了。

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干部转变作风必须具备的优秀“潜质”。敢于向封闭、落后的思想挑战,增强开放、竞争和风险意识,是干部在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冲破束缚,不断超越自我的一门“必修课”。当年,21岁的习近平在延安梁家河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从报纸上看到四川在搞沼气,便赴四川学习农村发展沼气技术。回到梁家河后,修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井,带领村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信任。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干部只有打开脑洞、勤于思考,真正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指导实践,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昭通正面临着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的关键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黄金期“三期叠加”的发展态势,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举措不够创新,拿着“旧船票”,必然登不上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客船”。

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是推动思想再解放。我们要坚决摒弃看摊守业、求稳怕乱的平庸思想,破除一切等待观望、不敢担当的习气,打破条条框框、创新方式方法,苦干、实干加巧干;要“站在全国看昭通”,对标对表发达地区,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机制破解难题;要从实际出发,不盲从、不蛮干,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全面、准确、系统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实干起好步,以奋斗开新局,以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深入实施好“六大战略”,不断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交出一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作者:刘建忠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评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