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22 10:06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希望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明确了创作初心,树立了价值追求。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正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如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敢于对《平安经》、“屎尿诗”说不,勇于对各类“神剧”“雷剧”说不,坚决抵制各种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恶俗媚俗、污染文艺殿堂的次品和废品;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要兼顾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要以社会效益为重,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德艺双馨,以德为先,以艺为要。文艺工作者要坚决摒弃德艺两张皮,人文两面孔,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觉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人,以高超的技艺折服人,以伟大的作品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