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22 11:00“政府提供免费的场地、厂房,帮助招聘劳动力,我们只需要带着生产设备来就行了。2021年初,我们扶贫车间只有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几个‘光杆司令’,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当地社区的帮助下,逐渐招进工人,现已经发展壮大至200多人。”1月7日,立时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双凤向记者介绍情况。目前,扶贫车间共5条生产线,采用集中生产加外发加工的模式运作,工人即使不能稳定上班,也可以领取原材料回家抽空加工,按计件给予相应的酬劳。目前这些产品已远销越南、新加坡、日本等地,企业在为产品开辟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在家门口为贫困群众创造了就业条件,使昭阳区靖安安置区的群众能够稳定下来。
靖安安置区立时电子扶贫车间是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基地。自2021年建成以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就业困难,帮助2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实现就业,使留守妇女迈出了家门,成为生产线上勤劳致富的典型。
“丈夫外出打工,我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每月工资2600多元,还能照顾孩子,生活无忧了。”汪家辉所说的工作就是自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在搬迁之前,她丈夫外出务工,夫妻俩必须留一个人照顾老人和孩子,寸步不能离。
汪家辉曾经住在偏远的村庄里,一年到头都没有收入。现在,她在扶贫车间主要负责检测各类电子数据线是否合格。
近年来,昭通积极探索基于扶贫车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开办扶贫车间、自主创业平台等措施,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走进立时电子扶贫车间,许双凤正在耐心地指导员工装线、焊接、塑封……如今,立时电子扶贫车间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电子数据类扶贫产品,以扶贫车间为载体,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纳入产业发展链中,不仅增强了“造血”功能,还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尽管我没什么技术,但我仍然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搬进靖安安置区后,社区干部来动员我到扶贫车间工作,先参加培训,学会技能后就可以正式上班。这里工资待遇不错,除了有加班费、奖金等补贴外,节假日还会发放各种生活用品。”张发见笑着说,现在孩子几分钟就能走到学校,照顾家和赚钱的两个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社区的扶贫车间使有能力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继续增加收入,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社区干部这样说道。社区服装车间、数据线加工车间,让搬迁家庭实现“楼上住新房,楼下进工厂”的生活模式。近年来,靖安安置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的作用,创造了“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新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的就业问题,助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昭通日报记者:柯 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