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20 09:54记者来到彝良县钟鸣镇钟鸣村寨上苗族风情园,看到高高的寨门上烫金大字格外显眼,走进寨子,目及之处的山丘上,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建起了36幢两层小洋楼,户户入户道路硬化,家家通自来水……这个民族特色鲜明的村落,再也看不到不昔日落后的痕迹。每当说起村寨的发展变化,村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谈到一个人,她,就是寨上村民小组长杨兴芬。
说起以前的村寨情况,杨兴芬记忆犹新:“那时的寨上只有10多户人家,吃不饱、穿不暖,大部分人好吃懒做。谁家得到政府救济的钱物多,谁出去帮人能吃上一顿肉、喝上一碗酒,村民都会互相攀比。”
自杨兴芬当选村民小组长后,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从根本上扭转寨上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她带头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畜牧冻精改良,组织群众对中低产土地进行改良;通过石灰铺地改良土壤、深翻土地、新建防洪排涝沟渠等方式,提高土地质量;积极引进玉米杂交新品种,推广使用地膜,实现种植产量逐年提高……
为改变村寨的落后面貌,杨兴芬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多方争取资金。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寨上先后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36户苗族同胞全面消除土坯房、修通户间道、安装自来水;建设了农家书屋、农家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灯光球场等文化设施,党支部也建设在寨上。据统计,寨上的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不足200元提高到现在的6800元,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机、电话、洗衣机、钢磨、青饲粉碎机等现代化生产生活家用电器进了苗家,群众与外界有了更为广泛的沟通与联系。
苗族姑娘喜戴银饰,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且善歌善舞。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杨兴芬带领村民开展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深入挖掘民族节庆文化。在她的带领下,寨上苗族的歌舞艺术、绩麻、织布、弩弓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较为完整且多样,具有多名传承人员。寨上成立了文艺队,多次组队到市、县参加各种文体比赛;寨上小学已采用汉语、苗语双语教学;寨上的苗族民歌主要有酒歌、苦歌、情歌、儿歌、叙事歌、劳动歌、婚嫁歌、节日歌、丧事歌等等;每逢端午、国庆等重大节日,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寨上都要组织举行对山歌、织布、舞蹈、射弩、爬山比赛和大型篝火晚会等传统民族活动。邻近乡(镇)和邻县的群众也会集群而至,与寨上苗胞一道,载歌载舞歌颂党的好政策,增进兄弟民族间的感情和友谊,演绎56个民族是一家的和谐新篇章。
“现在寨上的人,走路有精神了、思想进步了,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干干净净。”杨兴芬高兴地说。
如今,寨上环境卫生整洁,生活井然有序,还不时有游客来此观光游玩,成为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寨上摘掉了穷帽子,村民住进了新房子,腰包逐渐鼓起来……杨兴芬也因为表现突出,收获了她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荣誉——被推选为云南省最基层的农村省党代表,被授予昭通市委“云岭先锋”奖章;荣获昭通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个人奖章及昭通“家庭和谐港湾,昭通和谐家庭”等称号;她代表昭通市参加云南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