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19 09:46日前,笔者从彝良县城出发,驱车沿彝牛二级公路往龙安镇龙安村方向行驶约12公里,就到了原彝良县和平煤矿所在地。放眼望去,半山腰间废弃的煤矿用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几块田成方、土层厚、能增收的平整土地,这是昭通市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的地块。
彝良县自然资源局增减挂钩办主任罗开志介绍,这块地是以前荒废了多年的工矿用地,厂房比较破烂,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采取拆除废弃建筑物、破除硬化地面、清除矿渣、新修农渠和挡墙、客土回填等工程措施,变废为宝,复垦出约12亩土地,现在老百姓已经种上了天麻和白菜。
彝良县龙安镇和平煤矿废弃用地复垦后的喜人变化,只是昭通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一个缩影。
让荒芜的耕地复活,让沉睡的土地复苏。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编制报批增减挂钩项目143个、面积34051亩,已获得省级批准项目141个、面积33743亩,完工并获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批复项目104个、验收节余指标21866亩。全市累计流转节余指标30123亩,收益资金93.2亿元,到位资金75.56亿元,指标交易数量、资金位居全省第一,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资金支持和用地保障。
抢抓政策机遇 精心谋划项目
增减挂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增减挂钩政策不断升级,允许“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增减挂钩产生的节余指标由国家统筹跨省调剂使用,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昭通作为乌蒙山特困地区之一,全市有10个县(区)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县级财政紧张,资金紧缺成为各级政府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突出难题。
根据国家统筹调剂节余指标价格标准,复垦为一般耕地或其他农用地的每亩30万元,复垦为高标准农田的每亩40万元。这对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的昭通来说,用好用足增减挂钩政策,能够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可以说,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获取资金,努力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这为昭通打赢脱贫攻坚战迎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坚持顶层设计 强化高位推动
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抢抓增减挂钩政策“窗口期”,准确把握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历史“机遇期”,把增减挂钩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9个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申报、实施、验收以及节余指标流转等工作。
作为牵头部门,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班子成员挂钩督导工作机制,设立督导问效组、综合协调组、方案审核组、复垦验收组4个工作小组,加强督促指导、强化跟踪问效、掌握工作动态。从项目选址到验收确认,每个工作阶段都有完善的制度对照推进,确保程序规范。
工作中,昭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副市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班人”多次深入项目现场督促检查;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挂帅督战、现场推进、全程跟踪;各乡(镇)和村、组积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种难题,保障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矛盾不上交。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力、乡(镇)主推、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
聚焦目标任务 推进项目落地
增减挂钩工作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高度关注昭通,先后在立项批复、方案批复、指标确认等关键环节给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达昭通市2018年至2020年增减挂钩跨省调剂任务30123亩,涉及调剂资金93.2亿元,中央财政根据调剂资金总额,已向昭通10个县(区)下达70%调剂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工作,30%调剂资金待完成拆旧复垦验收后拨付。
昭通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分布零散、点多面广,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人手少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发扬“敢打善拼、坚韧求成”的昭通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道难关又一道难关突破、一个堡垒又一个堡垒攻克,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稳步有序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申报立项、施工监管、项目验收、后期管护等工作。
此外,由于增减挂钩工作政策性强、实施要求高、指标审查严,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挂图督战”领导小组,班子成员挂片包县(区),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定期通报、定期调度、真督实导等机制,实行工作清单化、清单措施化、措施责任化,全力为项目建设清除障碍,确保立项审批实、实施监管严、验收确认准、后期管护到位。
全力攻坚克难 彰显责任担当
为全面完成增减挂钩指标任务,昭通市从未按下过“暂停键”,从后备资源摸排到项目立项,从拆旧复垦到项目验收,每一点成绩的背后都饱含着自然资源人的艰辛付出与无私奉献。野外作业是非常辛苦的体力活,他们傲风雪、战酷暑,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内业组的工作更是繁琐而漫长,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从图片收集到资料整理,每位同志把加班加点当作家常便饭,把连续作战养成了日常习惯,把通宵达旦当成了“理所当然”,目的只为早日兑现承诺、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项目涉及地块多,需要将旧房拆除后复垦,部分乡(镇)积极性不高、群众工作很难做。”彝良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兴顺感慨地说。2021年6月,彝良县增减挂钩工作连续3个月全省排名靠后,被省自然资源厅通报。面对压力和挑战,彝良县果断决策、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县政府及时按照每亩3000元的拆旧复垦资金划拨到乡(镇)经费700多万元,激发了村、组干部的内生动力。同时,采取“增压力、添动力、推外业、强内业”措施,定人、定点、定项目、定任务,落实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下沉一线,逐地块指导乡(镇)开展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实行“日通报、日调度、日报告”工作机制,倒逼工作落实。目前,彝良县已完成增减挂钩项目23个、产生节余指标3700余亩,复垦复绿拆旧地块5239个、面积8313亩,覆盖全县16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超额完成了跨省调剂任务。
永善县筹资1.5亿余元开展拆旧复垦工作,克服拆旧区交通不便、机械难进入、人工拆除安全隐患大等困难,通过“硬抽人+购买服务”等方式,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力量共66人分别组建技术巡回指导组、专项督查和自检自查工作组,逐地块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拆旧复垦复绿督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增减挂钩项目处处有人落实、处处有人协调、处处有人监管,确保项目管理规范、质量达标。
“我们举全局之力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1.3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脱贫攻坚用地需求。”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周祥表示,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昭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373个,搬迁安置群众35.47万人,增减挂钩项目有效缓解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压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昭通市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既解决了脱贫攻坚资金“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对农村散乱、粗放、闲置、不适合居住的建设用地进行了整治,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用地需求,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政策红利继续释放,又有一批增减挂钩新项目即将启动。昭通市将乘着增减挂钩政策的东风,蹄疾步稳接续奋斗乡村振兴。
通讯员 邓鸿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