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1-18 11:36【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考察、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深深牵挂着彩云之南的发展。此时又是新岁,云南网特推出系列报道【我们都是答卷人】,回顾逐梦路,展望新篇章,为云南各族儿女的“下一站幸福”汇聚力量。
第一届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现场。赖卫华 摄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云南考察时提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传承和发展好少数民族戏剧,对于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需求、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22日至25日,第二届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以线上展播的形式亮相,白剧、彝剧、傣剧、云南壮剧、傣族章哈剧等云南少数民族剧种轮番上演,生动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生动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
2021年12月22日晚,暌违41年,大型神话白剧《望夫云》重现舞台。
饰演女主角阿凤公主的董润坪独自坐在舞台一隅的石凳上,手捧箜篌,在黑暗中屏息静待大幕开启。
“95后”董润坪是《望夫云》中阿凤公主的第四代扮演者。她出身于白族文艺世家,父母都是白剧演员,母亲董凤琴还是大理白族调非遗传承人,爷爷张寿培则是1980版白剧《望夫云》的舞美设计。自小的耳濡目染,也让董润坪早早地就把对白族文化的热爱刻在了心里。
白剧《望夫云》 供图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白剧,大理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十分重视对青年演员的培养,董润坪也因此在多部大型白剧中崭露头角。
在《望夫云》的排演中,为了尽善尽美地塑造人物形象,她反反复复观看影像资料,向叶新涛等白剧艺术家学习,力图让这部白剧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再现辉煌。“我不想辜负前辈们的厚望,一定好好传承白剧。”董润坪说。
白剧《望夫云》 供图
尽管受疫情影响,第二届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的举办时间一推再推,最后只能通过线上进行,但这丝毫不影响各地少数民族戏剧工作者的热情。
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的演员张海洪在彝剧《醉审》中饰演村主任一角。“因为感到自己和剧中角色有一些距离,我从剧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内心、行事风格、情绪变化,还下乡去采风,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村主任如何说话和工作。”从艺26年的张海洪依旧秉承初心,为彝剧的传扬发挥着光和热。“我们都竭尽全力,努力争取更多的机会,推动彝剧的繁荣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就是张海洪口中的“机会”之一。“展演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剧种的特点、特色,也能从中查找到自身不足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张海洪向记者表示,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不仅是推动全省民族文艺事业发展的动力,还能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彝剧《醉审》 供图
“短短四年过后,这些少数民族剧种院团已经逐渐步入了正轨,开始出人出戏。”云南省剧协秘书长、驻会副主席李红梅对此感触颇深。
2015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红梅在会上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大对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和保护》的建议。这个建议后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议。国家民委牵头七个部委就该问题组成了调研团,先后到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就少数民族剧种保护问题进行调研,李红梅也参与其中。
李红梅认为自己肩负为民族文化事业奔走呼吁的使命。“一个民族剧团在服务一个民族地区时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李红梅深感国有文艺院团发展之难。“那几年,老的老,走的走,几乎各个院团都青黄不接,很痛心。”李红梅说。
2017年,李红梅开始着手筹备全省少数民族戏剧展演,试图以此为各民族剧团把脉。
白剧、彝剧、壮剧、傣剧并称为云南的四大少数民族剧种,其时,各剧团基本处在“没人没剧本”的两难境地,但李红梅没有放弃。“当时的壮剧团已经十年没有在省里的舞台演出了,我赶紧找导演和编剧协助他们排演。”
最终,首届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在西南大戏院成功上演,为全省各少数民族戏剧院团、基层文化单位、少数民族戏剧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和推广的平台,更进一步挖掘了白剧、彝剧、傣剧、壮剧等少数民族剧种的潜力。
民族文化的交流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赖卫华 摄
“云南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当中的内涵肯定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牵手和交流,能够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李红梅说。
在云岭大地上,26个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即云南民族文化“百名人才”培养工程和“百项精品”扶持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709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110个,民族文化“百项精品”项目102个,民族文化“百名人才”100人,创建102所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建设85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9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7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共创建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从第一届到第二届,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云南少数民族戏剧展演呈现出的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交融互鉴与守正创新中不断迸发出的新活力。
如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交融格局正在形成。少数民族戏剧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为各民族继续携手并进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