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牢记嘱托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丨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022-01-18 11: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核心速读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深入传统村落司莫拉佤族村和历史文化名镇和顺古镇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奋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城乡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乡村 美丽与现代共荣

7年来,我省在乡村建设上持续发力,全省乡村面貌发生显著改变。

●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公厕覆盖率快速提升。

●结合爱国卫生“清垃圾”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镇区、村庄环境卫生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94.98%的自然村闲置土地得到绿化,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全省乡村绿化覆盖率达47%。

●全省95%以上自然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长效机制,99%的自然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形成。


7年来,我省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奋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到“十三五”末,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农村危房全清零。全省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4.26平方米。解决了超过130万户约500万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全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十三五”时期,乡村交通运输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0.75万公里,全省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100%。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巩固提升了196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7%,自来水普及率达66.2%。

●供电能力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25%、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2.2千伏安。

●全省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和4G网络100%覆盖。

兰坪金顶镇蝴蝶场新村 高玉生 摄

近年来,我省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部分乡村村民保障对标城镇,获得很大提升。“十三五”时期,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省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1408.68万平方米。全省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和在建农村敬老院874所。全省乡(镇)、村两级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分别达75.73%和95.35%。

文山州马关县移民安置幸福社区 云报客户端记者 杨峥 摄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7年来,我省村落保护和风貌提升取得积极进展。

●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7个;传统村落达708个;划定历史文化街区34片、历史建筑1783处,且全部完成挂牌保护;全省共完成106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大理州入选全国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云南体系和民族谱系基本形成,传统城镇村落形态和特色风貌已成为云南外在形象展示和美丽云南的重要构成要素。

剑川木雕小镇 云报客户端记者 黄兴能 摄

为留住乡愁,守住村落特色,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避免“千村一面”,2021年,省住建厅强化乡村建设风貌引导管控。指导各地结合地方民居种类、特色等,编制民居设计图集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过程中编制了《云南省特色民居设计图集》《云南省民居特色风貌提升改造引导图册》。2022年,接续乡村振兴,住建部门还将推广《云南省乡村宜居农房风貌引导图集(乡村振兴版)》,指导各地编制民居设计图集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

城镇 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取消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探索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措施。

昆明石林县农村环境整治 云报客户端记者 杨峥 摄

按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率达到30%后开始加速,达到70%后趋于平稳,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为加速发展期,云南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期的前半期。7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蓝图,我省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全省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新成效。全面放开全省城区户口迁移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人地钱”挂钩政策,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43.3%提升至2020年的50.05%,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已实现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昭通城全景

同时,我省滇中城市群发展取得新突破,城市群一体化步伐加速推进,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引擎;边境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瑞丽、河口、腾冲、磨憨、孟定等边境城镇快速发展,在我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地位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创建了一批“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方面都很优秀的“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全省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就,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5年的3.2:1下降到2020年的2.92:1,差距不断缩小。

2021年,省政府授牌27个“云南省特色小镇”,搭建起了一个个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体系。云南将特色小镇建设落脚于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中的作用,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理喜洲文旅融合发展面貌新 云报客户端记者 杨峥 摄

2019年,弥勒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对市里1998年开发的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小区进行了改造,把原来废弃不用的游泳池改为了社区活动广场,路平了,灯亮了,梳通了管网,消除老旧住宅安全隐患,腾出空间美化了环境,小区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十四五”开局之年,云南城市建设提质增效,走精细化发展之路。2021年,全省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8.61亿元。

●开工建设海绵城市73.08平方公里;

●新建城市燃气管网704.93公里;

●新建改造污水配套管网844.92公里、消除污水直排口3681个;

●新建、改建洗手设施11.37万座;

●实施城市道路修复1756条,加固桥梁112座;

●新增城市停车场设施1233座、构建智慧停车系统,实现扫码收费。

昆明一隅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遵循城镇化规律、立足云南实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坚持走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云南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

典型案例丨2万余干部参与规划家乡

“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真诚希望大家回乡过年的时候,积极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能再走进一次乡邻乡亲的家、倾听一次父老乡亲的心声、为家乡的建设建一次言、为家乡的发展献一条策、为家乡的村庄规划把一次关……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家乡、幸福家园’,与父老乡亲共享幸福美好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这是春节前,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办公室深情地写给全省回乡干部的一封信,号召全省干部借春节回乡过年的机会,深入参与家乡乡村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4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全省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等9家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服务基层发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

屏边县滴水苗城新貌。 云报客户端记者 杨峥 摄

过去,谈到规划,我们强调的更多是城市、城镇的规划,村庄规划,但重视不够。如今,全省各级各地积极行动起来补上这一“短板”。玉溪市将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市级成立专班分片联系指导9个县(市、区),强力推动各县(市、区)抓好落实。文山州提出要以“离乡不忘乡、近乡情更浓”的家乡情怀,强化工作统筹,加大工作力度,对照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拉高标杆、争先进位”的工作作风全面掀起干部回乡规划的热潮。

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有2万余名干部回乡参加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回乡干部们将情感融到乡村、将乡愁带入规划,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技能特长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乡的人民和山水。目前,全省已编制完成217个省级试点村庄规划,今年3月4791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也即将编制完成。

典型案例丨绿色南涧的花样年华

近年来,南涧县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久久没有回老家南涧的志华觉得自己都有点不认识自己的家乡了。原来黄灰四起的入城路,变成了栽满花卉绿植的景观大道。过去拥挤的农贸市场一下子变成了智慧化、标准化的市场,就连自己以前读书的南涧一中也有了地下智慧车库。夜里的小城南涧就更美了,南涧河、得胜河河岸一路霓虹,让小城温馨不已。

2019年开始,南涧县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实施了一批以道路、桥梁、公厕、供排水、停车场、三线入地、园林绿化、公园广场、夜景亮化等为主的公共设施项目,县城摆脱了曾经的脏乱差印象,公共卫生持续保持在一流的水平。截至2021年7月,南涧县“美丽县城”建设完成投资22.68亿元。建成了一批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性住房、农贸市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廊、亭、台、塔、阁、道、园”等民生工程。还投资0.65亿元,建设南涧跳菜步行街主题街区、跳菜传承保护中心、沿街风貌改造等7个项目,让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用现代的方式传承、保护起来。

南涧县新貌

但是,仅仅环境干净起来、美起来是不够的,南涧还要在产业上强起来。全县以“一杯茶、一片烟、一个核桃、一只鸡、一头牛、一棵药”为主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以生猪、早豌豆、无量山森林蔬菜水果为代表的“X”产业同步蓬勃发展。“一县一业”的茶产业2020年产值达12.5亿元,获得“全国重点茶叶基地县”“中国茶叶百强县”等称号。着力培育无量山绿色食品牌,在全国率先推出经(果)林权证抵押贷款,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无量药谷、藏茶谷成为“产业+基地+农户”发展典型案例。以南涧樱花谷为代表的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还荣获“中国茶旅融合发展竞争力十强县”称号。

来源:云报客户端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