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童年与小城 (上篇)

 2022-01-13 17:0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京剧院

这座古老的南方小城里,京剧有众多观众,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戏迷。抗战时,为躲避战争,许多著名戏班来到这里演出,让戏迷们一饱眼福。一些殷食之家的戏迷和众多商号里的人,每晚泡在戏园子里,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局好转,京剧名角随戏班远走高飞,戏园子里没了名角,撑不起门面,关了门。庆幸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上任的专员是个北方人、知识分子,也是个戏迷。得知京剧在这里源远流长,戏迷众多,为顺应民意,他探访了一些戏迷,和他们促膝谈戏。戏迷中不乏素养极高的票友,他们多出自殷食之家,不为生计所累,晚上看戏,白天聚在一起唱戏。于是,专员招兵买马,亲自招考,不拘一格选人才,重成立起了京剧院。

那时,我读初中一年级,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成了一个京剧迷。我把父亲给的早点钱省下,凑够了钱,就去买一张最便宜的票,美美地去看一场戏。那时的京剧院,成了小城人的艺术殿堂,观众沉浸在剧情中和剧中人一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剧场里或掌声欢呼或悲伤低泣。回想起来,我在剧院看了几十场戏,受到了最初的艺术启蒙。戏看得多了,我对剧院里的演员已十分熟悉,对他们的表演特点、艺术风格如数家珍。几十年过去,几个主要演员的艺术风貌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二、青衣

青衣演员姓高,三十多岁。她面容姣好、风姿绰约,是小城最美丽的女人。她的丈夫是小城名医,不只医术高超,对贫苦人也体恤如微,常常为求医的穷苦人解囊相助。年轻时,青衣就倾慕医生的品德,虽身为名门之后,却大胆主动向大她十岁的医生示好,不顾父母反对、兄妹劝阻,多年坚守,苦苦追求,终成眷属。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小城成为佳话。

青衣的左脚有些跛,是小时得病留下的,但不管走到哪里,她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就连那有些跛的脚,也不影响她的风姿。许是受医生的熏染,她对贫穷的人也同样体恤慈爱。她在《秦湘莲》《铡美案》《窦娥冤》中的表演,情真意切、声泪俱下,让观众和剧中人一起悲痛欲绝。那跛脚,定是在台下反复琢磨,经过千万次的操练,终化残缺为神奇,融破绽为独特。那招招式式,既在京剧的程式之中,又处处融进了她肢体的韵味,别具一格、匠心独运。

青衣的美和小城那婉丽清新的美十分协调,是小城的一张名片。在众人心目中,青衣就是小城的代言人。

三、夏恩元

夏恩元——几十年过去,我一下就记起了这个名字。夏恩元是文老生,他演的《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深得麒麟艺术的精髓。跑城不见城,月下不见月。但因他的精湛表演,却让人看到了巍巍城池、朗朗明月。这让我想起另一则戏《三岔口》中那一场黑夜里妙趣横生、无与伦比的打斗,却是在明亮的灯光下进行的。为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戏的尊重。以虚写实、化繁为简,凸显演员的表演,这是京剧的魅力,也应是所有舞台艺术的灵魂。

在《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中,夏恩元放大了麒麟艺术中抓蟒、踢蟒、抖袖、趋步、投袖、绊步……极为丰富的技巧,把“这一个”萧何、“这一个”徐策演绎得风姿绰约、光彩夺目、动人心魄。他用够了独具特色的肢体语言,步履牵动腰身,招招风雷、步步惊心。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四、三弯腰

三弯腰是人们给他取的绰号,透着大伙儿对他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小城人特有的幽默和诙谐。

三弯腰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大商铺,他希望儿子能继承家业。不想,儿子却迷上了京剧,看了不少关于京剧的书,是一个真正懂戏的人。他做、唱俱佳,在《空城计》《赤壁之战》中,把诸葛亮那运筹帷幄、虚怀若谷的精神世界表演得淋漓尽致。三弯腰的腰有点儿向前弯,他明白自己身上的不足,便在唱和做上下足了功夫,力求以长补短。后来,我在省城里看名角演的诸葛亮,比起三弯腰演的诸葛亮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诸葛亮就应该腰板儿有点儿弯曲,不应该太完美了。都市名家演的诸葛亮,多了点儿仙气,却少了点儿人间香火、灶台炊烟的余味。

五、四鼻子

四鼻子是个丑角,因在台上把鼻子涂得很大很白,占了半个面庞,因而得名。四鼻子是个例外,他家境困难,全家六口人,父母多病,两个孩子上小学,全靠他和妻子做小生意养活全家。四鼻子是个乐天派,常在屋檐下和邻居聊天。我路过时,老远就会听到他用那有些沙哑的嗓门冲天大笑,惹得大爷大妈们也以各具特色的嗓门跟着笑,演奏了一曲笑的交响乐。这让人觉得他在舞台上演的角儿充盈着他生活中豁达、乐观、幽默的味儿,充满了油盐柴米的味道,是他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的延续。大俗之中有大雅,他把生活和艺术交融得如此天衣无缝,也算一绝。

四鼻子是编外演员,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不受剧院管束。白天,尽管做他的小生意;晚上有戏,算是过过戏瘾,也挣点小钱,补助家用。但他仍长期守候,乐此不疲。

六、花脸

剧院里人气最高的,是一个姓黎的花脸演员。他稍年长,待人厚道、和蔼可亲,大家都称他黎哥。他演的《野猪林》《李逵探母》等诸多剧目,剧场里掌声叫好声不断。他的嗓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常常在低婉时突然转向高亢,且没有一丝做作和斧劈之迹。他的表演,被戏迷赞誉为浑身都是戏。在《钟馗嫁妹》《钟馗捉鬼》中,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情境之中,似有神力相助。粗放时大开大阖,细腻处纤毫毕现。急缓之间,收放自如、挥洒有度,把钟馗的精神内涵和哲思表现得入木三分,让人拍案叫绝。此后经年,就是都市名家演的钟馗戏,我也失却了再去观看的勇气,我怕打搅了定格在我心目中的“这一个”钟馗形象。当然,毋庸讳言,这其中定包含了童年认知的偏执。


作者简介

蒋仲文 回族,1943 年 8月生于云南昭通,参过军,当过工人,任过教,历任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主任、文体局副局长等职。1984年后,长期兼任省文联委员,省作协理事、省剧协理事,昭通市文联副主席 、作协主席 、剧协主席等职。有小说散文集《仲文小说散文选》、中短篇小说集《高档别墅里的女人》和《蒋仲文舞台艺术作品选》《战争五部曲》等多部作品。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