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富实践

 2022-01-10 15:3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水富市位于云南省最北端,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要素和区位优势使之成为滇东北崛起,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经济圈的枢纽。先后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区)命名表彰。

法治宣传进村寨。

水富在创新和探索社会治理工作中,紧扣省委、省政府、昭通市委、市政府对水富的工作要求,特别是“三个定位”“四个标杆”总体部署,围绕“1234”工作思路,强化政治保障、优化队伍建设、健全机制体制,积极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水富实践,取得了刑事、治安发案数同比“双下降”,刑事破案率、打处数和治安查处率、打处数同比“双上升”战果(即:刑事、治安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8.05%、9.2%,破案数、打处数和治安查处数、打击数同比分别上升17.35%、49.66%和20.68%、14.85%),实现了进京赴昆上访“0”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0”发生、群体和敏感事件“0”发生、暴恐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0”发生,有效维护了水富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抓实“一条主线” 强化党建引领

水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打破各单位行政隶属壁垒、破除各自为政障碍,彻底根治条块分割、封闭运行局面,全力推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委平安水富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昭通市委有关工作部署要求,高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结对共建。按照“就近就便、相对均衡、兼顾城郊”的思路,水富各市直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并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单位工作责任。建立社区“大党委”共建议事会,由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下沉担任社区“大党委”共建议事会负责人,吸纳共建单位、社区民警、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和社区下设党支部负责人为共建议事会成员,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共建议事会议,负责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对共建推动实现全市87家单位党组织1499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报到率100%,各单位党组织“组团式”报到服务300余次,为民办实事600余件、解决问题200余个;指导成立30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累计选举楼栋长637名、党员中心户121户实现73个无物管小区“红色物业”管理覆盖,覆盖率达98.6%。

突出“两个核心” 实现共商共治

水富聚焦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人口、地域面积等不同因素以及对民生服务、平安综治、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城区,推行网格化“微治理”,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将城区科学划分网格单元,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红色物业”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任务及平安建设、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以“街长制”“网格长制”为统领,推进“马路办公”常态化延伸至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把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社区。人员力量保障上,除原有网格员外,再从城管执法大队、交警大队各抽派出1人,相关涉及部门对应明确1名专门人员的“3+N”方式,确保网格人员力量扎实。网格内的所有工作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对网格内的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各项具体全面负责,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定标准、定奖惩,做到网格管理责任和责任人相互对应,推动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保障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精细管理。在农村,创新组建乡村治理委员会,“治”出乡村新面貌。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成立由党员、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复员转业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组成的乡村治理委员会,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委员会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一主题,结合本土特色,抢抓路边经济发展,把当地腊肉等特色农产品、新鲜蔬菜推销出去,先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通过建立议事会制度、道德评议制度等机制,以片区发展的热点难点为议题,开展人居环境评议和督查小组监督管理等方式发挥作用,引导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干。太平镇二溪村在2019年农村危旧房排查整治“清零”工作中,将拆建工作中涉及到的对象户信息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通过村民自治、公开议事,消除了群众猜疑、取得了群众信任、拆建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而快速推进,仅用25天,全村129户危旧房全部拆建,没有出现一起纠纷,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用好“三支队伍” 聚合服务力量

水富市把各级力量和各类资源整合向基层下沉,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格局。整合基础网格力量。发动全市各级单位干部全部下沉到网格,配合抓实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及抓好市委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各网格坚持“走基层、接地气,强服务、暖民心”理念,扎实抓好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反映、民生服务、法治宣传、调解纠纷、组织治安联防等网格化管理工作。2020年,各网格共受理矛盾纠纷1957件,调处成功1932件,调处成功率达98.72%,没有发生一起因纠纷调处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型命案。成立志愿服务联盟。水富云富综治中心整合全市志愿者资源,成立“善美水富”志愿者服务联盟。联盟下设党员志愿服务队、平安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骄阳志愿服务队、夕阳志愿服务队、朝阳志愿服务队、心理咨询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等13支直属服务队,同时引入北大门游泳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活动。目前,联盟在册志愿者14187名,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残障人士等作为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推出法律援助、困难救助、医疗帮扶、残疾帮扶等各类服务项目,涵盖居民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联盟招募的无职党员、贤达人士、“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等30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水富各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卡点体温测量、重点人员排查、服务居家留观人员,不仅发挥了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解决社区问题中实现了“自助”与“互助”,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发挥政法队伍优势。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积极推动“政法干部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走深走实。将147名政法干部下沉到30个村(社区)530个网格中,通过政法干警“进万家门、访万家情”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预防命案发生。下沉干警指导各村(社区)开展家庭安全风险评估39783户,评定高风险家庭164户、中风险家庭267户,实现全市596名特殊人群、655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动态网格化管理,无人脱管,无人漏管。

抓实“四治融合” 凸显治理成效

水富有效整合资金、力量、资源,致力通过自治、法治、共治、智治“四治”工作方式,全力推进水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自治”有标准。水富市各网格员坚持“3456数字连心工作法”暨坚持网格化走访“三必到、四必清、五必访、六必查”让居民“暖心、舒心、放心、称心”。“三必到”指居民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家庭纠纷必到;“四必清”指家庭人口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必访”指对困难家庭、高龄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社区矫正人员必访;六必查指对外来人员、出租房屋、环境卫生、车辆停放、聚集人群、安全设施必查。“法治”强根基。以“平安+文明+法治”为主题,全力打造“一街三校四广场”法治品牌,即长江大道法治文化一条街,博爱小学、水富四中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水富市一中禁毒教育基地,春晖广场、北大门广场、向家坝镇古渡广场、两碗镇春风广场4个法治文化广场。组织“律师宣讲团”深入各村(社区)开展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在全市选出20余名优秀法学人才和专家,建立法学人才专家智库,围绕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痛点,组织协调会员专家积极参与疑难案件研判和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共治”解难题。水富市邀请第三方测评公司对平安建设暨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工作进行了摸底调查,采集样本3000个,收集有效意见及建议805条。将第三方民意调查收集到的问题纳入《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督导云南反馈问题水富市整改方案》,成立9个工作专班,按照“一事一册”“一人一册”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明确时间表、路径图和责任人,落实整改。深入开展房地产、交通运输市场、矿产资源等8个方面乱象治理工作;开展城乡交通秩序、校园周边环境、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10项专项整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失职失责甚至充当“保护伞”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社会治安领域等12个重点领域的行业清源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堵塞行业监管漏洞,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空间和土壤。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组建“两江”综合执法大队,对金沙江和横江流域河道采砂、渔业、排污等乱象进行综合治理。截至2020年底,金沙江,横江流域所有渔船和三无船只200余艘全部退捕上岸,清除非法网箱700余平方米,查扣涉嫌非法捕捞船舶45艘,收缴非法捕捞工具5200余副、皮划艇40余艘,放生各类鱼类38700余尾。“智治”促发展。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将水富云富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为集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网格服务、视频接访、信息上报、事件流转和民生服务等诸多实战功能于一体的水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整合城市监控200余路、两江河道监控50余路,实现了覆盖城区12.7平方公里和两江流域河道的实时监测和互联共享,同时接入城管、两江执法、智慧市政等多个处置单位的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发挥着指挥、监督、考核、服务等“智慧城市大脑”作用。开通 3111111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推行“一小时介入”快处机制,实现“问题受理——任务指派——问题处置——情况反馈——监督核查”的闭环式运作,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中心运行至今,受理各类上报问题30485件,办结30219件,办结率99 %,对办结问题进行回访,满意率95%以上。通过扎实开展“四治”,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96.56%,执法满意度94.16%。

两江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在整理查缴的捕渔工具。

通讯员 狄廷秀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