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云南一地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2021-12-28 10: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公布了
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其中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元阳县阿者科村发展生态旅游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入选

资料图

详情如下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要求和2021年部重点工作安排,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部组织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各地案例报送情况和实践成效,组织编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并组织市县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各地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请及时总结报部,部将不定期向各地推荐成功案例。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1年12月16日

元阳县阿者科村发展生态旅游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

为何能够入选?

一起来了解




















阿者科村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因其独特的梯田景观、保存完好的哈尼族传统民居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成为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近年来,阿者科村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以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发展“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为重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村民受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自然生态和人文根基

千百年来,哈尼族根据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了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内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汇成溪流、泉水流入沟渠,为山腰的村寨生活用水和村寨下方的梯田灌溉提供水源;山顶与山脚有近2千米的海拔差,山底的河流因高温蒸发产生的大量水蒸气,随热气团层层上升至森林上空,再形成雨水降落,水顺着梯田层层下注、不断净化,最终汇入河流,形成了周而复始、循环无尽的自然生态系统。

四素同构,一览无余 图源“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

阿者科村总面积1993.65亩,拥有水田1426.16亩、林地498.62亩,农村宅基地面积22.88亩,森林和水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村民们一直保留着尊重山水和梯田的自然理念和风俗习惯:坚持对梯田进行传统“三犁三耙”式精耕细作,每年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外出务工村民赶回家乡,完成基础的劳作后再出门;坚持将森林划分为柴火林、水土涵养林和寨神林三类,只有柴火林才能被采伐;村内推选护林员,专门承担巡山护林、防火防盗伐、防无关人员意外闯入的责任,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大山。

哈尼梯田遗产区内遍布大大小小的沟渠 图源“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

同时,当地政府不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控力度,将村内所属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红河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严禁弃耕抛荒和使用高毒性农药进行梯田耕作;通过移土培肥、梯田建设等措施,提升梯田质量,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防护力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坚持和践行,让阿者科村筑牢了“绿水青山”的自然本底和人文根基。

坚持自然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促进“两山”转化

为解决乡村人口空心化、文化传承断档和旅游无序开发等问题,平衡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2018年1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应元阳县政府邀请,为阿者科村专门编制了“阿者科计划”,实施“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外部技术援助,鼓励村民居住在村里,保持原有生产生活方式和村内核心人文景观,把村民作为“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社会资本入村无序开发和大拆大建;整体保护村寨并统一向游客收取费用,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让村民成为自然生态的拥有者、保护者和受益者。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成立公司。元阳县政府与村集体联合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由政府出资30%建设游客中心、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村民以房屋、梯田等旅游吸引物和资源入股70%,政府持股部分不参与分红;向上级政府申请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由公司统一组织村民整治村寨,经营旅游接待,村民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管。

严格保护。为旅游开发划定四条底线:不租不售农房和梯田、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公司与村民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将“保护管理梯田”作为重要内容,规定“村民负责景区内梯田的正常维护,并按季节耕种、管理、收割;崩塌的梯田要及时修护,保持梯田原有景观;不得随意撂荒梯田,不得随意在梯田里种植水稻以外的作物”。同时,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森林和水源保护、基础设施维护,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民居修缮。

开发产品。为了不破坏村内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阿者科村将产品定位为“小团定制产品、深度体验产品”,将纺织染布、插秧除草、捉鱼赶沟等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推出了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体验产品,受益范围覆盖全村,各家根据自身条件参与旅游接待,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也可以通过演示传统工艺增加收入;培育“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同时,旅游公司为贫困村民提供售票、清洁、向导等9类岗位,其余农户则经营餐馆、织染布艺体验、野菜采摘、梯田捉鱼等文化旅游项目。

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图源:“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

营销推广。驻村团队通过拍摄阿者科优美的人文与自然美景小视频,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定期更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同时,元阳县通过政策引导、持续培育和立体推介等措施,打造“元阳红”等优质品牌,形成了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梯田茶等一批标准化的元阳梯田生态产品,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坚持维护村民利益,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进民生福祉

为了增强阿者科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在坚持传统文化和自然保护中获得可持续的收益,“阿者科计划”创新构建了以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哈尼文化、维护村民利益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旅游发展所得收入30%归村集体旅游公司,用于日常运营和后续开发建设,70%归村民分配。

在村民分配的利润中,再按四个部分执行:传统民居保护分红40%,鼓励村民保护蘑菇房等传统民居;梯田保护分红30%,鼓励村民持续耕种、保护梯田景观;居住分红20%,鼓励村民继续居住在村内,保留阿者科村原住民核心人文环境;户籍分红10%,鼓励村民保留村籍,共同参与村集体事务。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以自然资源入股和鼓励村民保护自然、传承文化的分红机制,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也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保护梯田、传统民居的积极性,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借助“阿者科计划”的实施和政府的帮扶投入,阿者科村建立了“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利益导向机制,村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内顺利完成了公厕改建、水渠疏通、房屋宜居化改造等工作,共修复梯田12亩,栽种林木2730棵,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类型生态产品的能力不断增强,留住了以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产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绿色发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谐格局。


脱贫攻坚和“两山”转化成效显著


通过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阿者科村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带动了全村摆脱贫困和发展集体经济,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全村实现旅游收入91.7万元,其中村民分红64.2万元,户均分红1.003万元;实施“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亩均产值达到8095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创造就业岗位13个,2020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7120元,同比增长31.6%。同时,村民回村发展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已有近十户村民回村就业创业,村庄空心化问题逐步改善。


文化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放大


阿者科计划实施后,村内分红细则规定村民不得将房屋、梯田出租,鼓励村民持续耕种并继续居住在村内,有效解决了核心人文内涵丢失和文化传承断档等问题。随着旅游产品的开发,哈尼族以祭水、祭田和祭神林为代表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木刻分水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制度、以摩批和咪咕为代表的活态文化传承、以乡土建筑工艺、服饰制作和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等,都通过游客体验和市场传播等方式得以长久保护和传承。在短视频平台上,阿者科村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000万次,点赞超过46万次,原本“远在深山无人识”的阿者科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并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全球百强旅游减贫案例”和央视纪录片《告别贫困》《中国减贫密码》,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和综合效益。


来源:云南发布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