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城内处处飞扬着文明之花

 2021-12-22 15: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城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文明城市。

2016年,市委、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启动了“四城同创”活动,从此昭通城便踏上了快速蝶变的轨道,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亮丽,一年比一年干净,一年比一年文明。

城市的发展变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一名外地朋友在昭通城玩了3天之后,发出羡慕的感叹:“昭通城真美,真干净、真文明。”据相关部门最新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达98.3%。

红绿灯前的文明守规

海楼路和团结路都是昭通中心城市的主要街道,其交会处,车辆密集,人流如梭。然而,就是这样的繁忙地方,却时时处处闪耀着文明的火花。

黄灯亮起,一辆小车在横线内戛然而停,后面的车辆则依次排列等候,听不到刺耳的喇叭声,看不见插队的车辆,一切显得井然有序。记者不解地询问一名司机:“黄灯是可以通行的呀,为何停下呢?”司机告诉记者,黄灯是提示灯,只有3秒钟,抢黄灯最容易出事,为了家人的安全、自身的安全,也为了别人的安全,宁可多等一分钟,也不愿去抢那一秒。

人行路口,红灯亮起,行人不分老幼全部站在那里静静等候。记者寻问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红灯虽亮,但无车辆通行,你为何不过去呢?”年轻人生气地回答道:“你这是瞎子跳崖,闯红灯就是自找危险。”

午间,记者采访了一名值班交警,他告诉记者,经过5年来的文明宣传和实地劝导,市民的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基本杜绝了车辆抢黄灯、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由4年前的3位数变成如今的个位数,现在岀现的交通事故基本都是追尾型的。

斑马线上的文明让道

团结路上有两所学校,它们分别是市幼儿园和昭阳区一中。学校门前没有红绿灯,只有斑马线。面对斑马线,是车辆让行人还是行人让车辆。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现场采访。

早上8时,市幼儿园门前的斑马线上,一位60多岁的老人牵着小孙子正要过马路,前面突然驶来了一辆车子,她便拉着孙子停了下来。车在斑马线外3米处也停了下来,并示意老人通过。时间不长,礼让老人的车辆已经排成长队。

11时30分,区一中大门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杵着拐杖,艰难地行走在斑马线上,两个学生见状主动上前帮扶老人,6辆小汽车停靠在斑马线外,静候老人通过。在征得一名司机同意的情况下,记者专门采访了他。他告诉记者:“礼让行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行人先行,自己多等半分钟又何妨!”

公交车里的文明让座

1路公交车起点是客运站,终点为火车站,线路贯穿整个昭通中心城市,是比较拥挤的一路车,乘车的市民文明素质怎么样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登上了1路公交车,进行暗访。

“机动车商贸城站到了,请乘客从后门下车。”这时,一名老人刷卡后走了过来,他留着长长的胡须,年龄在70岁开外。老人刚走到第三排,两个年轻人便争着为他让位:“大爷,你坐这里。”“大爷,我很快要下车了,你坐这里吧。”“谢谢!”老人在就近的位置坐了下来。

车到清官亭站,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幼童,身后背着一个旅行包挤了上来。一名50来岁的男子站起身来:“你来这里坐吧,我一会儿就下车了。”“谢谢大哥。”记者心里数着,他一直站了6个站才在运管所站下车。

在市人民医院站,一个刚从医院出来的年轻人,杵着双杖也上了1路车。前排的一个年轻人见状,主动站起身来让座:“小兄弟来这里坐,你腿脚不方便。”“谢谢!”

公交车驾驶员老李告诉记者,主动给老人、妇女、伤残人士让座,在公交车上是常有的事,前段时间一名乘客还写信给公司,建议把1路车改为文明公交车。

墙壁之上的文明宣传

城内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的空白墙壁,过去这些墙壁成了小广告泛滥的重灾区,乱贴乱画现象严重。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开始,小广告便退出墙壁,让位于文明宣传。

团结路段有一条法治街,3部法律(民法典、长江十年禁渔条例和赤水河环境保护条例)60余幅精美展板镶嵌在墙上。凡是路过的人都会抬头观看,有的人甚至停下来仔细学习,久久不愿离去。

海楼路也一样,从九龙护鼎到望海楼公园,就有上百块卫生、文明宣传展板。据城管部门介绍,昭通城内各种宣传展板就有上万块。不同规格、不同内容、不同颜色的宣传展板,既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工作,也美化了城市,形成了昭通中心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市场内的文明交易

凤霞路农贸市场是昭通城内最大的菜市场,有300余个门面、上千个摊位,平时每天交易人数6000余人次,星期天达3万余人次,重大节日高达10万余人次。这里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整个昭通城的文明水平。

记者在采访时,正巧碰上一个大妈跟小商贩买菜。大妈说了一句你要称够哟,而小商贩则十分干脆地回答:“请放心,我们卖良心菜,赚良心钱,少一两,赔你10斤。”

一个摊主告诉记者,他们的商品都是经过市场管理部门严格检疫过的,是健康产品、卫生食品,可以放心买。

在市场管理值班室,记者专访了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们要打造昭通一流的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他们的口号是“建卫生市场,做文明商人。”

(昭通日报记者 唐正鸿)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新闻 文明城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