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盐津:就业扶贫奔小康 万家喜乐新希望

 2021-01-01 09: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盐津县始终把贫困人口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重点,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了“六稳”“六保”之首,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努力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正在逐步形成就业扶贫长效机制。2020年末,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6809元,其中人均工资收入达5426元,占比79.6%。

“十三五”期间,为动态掌握全县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情况,精准推荐就业岗位、提供稳岗服务,盐津县以村民小组为网格单元,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务工报备制度,重点围绕务工地点、从事工种、务工时间、务工意愿、培训需求等内容,实行村民小组长对农村劳动力一月一报备。实现19.69万农村劳动力人人报备。同时,该县出台了稳岗补贴、交通费补助、务工奖补、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凭务工证明按区域标准可获1000元、500元奖补。在广东务工,符合条件最高可拿到3000元一次性补贴。真扶贫、扶真扶,劳动力的精准报备举措,加上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性补贴,政策导流精准滴灌式的就业扶贫,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对此,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小芹认为,劳动力报备不仅动态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家庭收入,有效避免漏评和错退,而且还为群众宣讲了政策、解决了困难、凝聚了干群关系。在水田安置点,笔者正好遇见该安置点的劳动力报备信息录入人员龚平艳,她一边打电话、一边作记录、一边在电脑上核对信息台账。龚平艳一家原住中和镇艾田村,搬迁到水田安置点后,通过报备劳动力,她当上了信息录入员,每月工资1000多元。

2016年,盐津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33万人,其中技能劳动力占比3.18%。为提升群众技劳力比例,获得更高收入,“十三五”期间,该县始终把劳动力培训作为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有力举措,在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的同时,根据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通过政、校、企多方合作,积极整合资源,大规模开展免费定向培训、专项培训、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性培训,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因缺技术或技能水平不高难以稳定就业的问题,确保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掌握一项技能,带来一家人的福音。从普洱镇正沟村搬迁到水田安置点的冯菊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本人培训焊工拿证后留在扶贫车间工作,其父母参加培训后也被推荐到当地竹编厂工作。她说:“以前没有技术,不好找工作,只能做一些粗活重活,工资也低;有了技能证书出门找工作方便,工资也高。”

盐津县立足脱贫攻坚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深层次、多角度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更适宜的就业岗位。搭建就业服务对接平台,成立就业创业服务站111个,聘用就业扶贫信息员126人,签订省外长期劳务协作协议11个。“十三五”期间,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16.59万人次。设置村庄保洁员、乡村道路养护员、河道管理员、生态护林员、楼栋长等各类公益岗位5225个。外引内培,依托县内企业培育扶贫车间18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95人。

在水田安置点扶贫车间,笔者见到了从普洱镇白杨村搬迁来的熊回。她告诉笔者:“如今,就业不操心,生活有着落。不管在家门口就业,还是外出务工,都有岗位推荐。”

就业扶贫奔小康,万家喜乐新希望。近年来,盐津县组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19.69万人,实现就业16.67万人,就业率达84.66 %,其中贫困劳动力6.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81万人。

(通讯员 江 鸣 李昌忠)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感党恩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