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2-10 16:47前几天,笔者下班回家等电梯上楼,正好遇到学生放学回家。电梯门开了,大家有序进出。门关上后,狭窄的空间里面烟雾缭绕——两个中年男人旁若无人地抽烟。“你们就不要抽了嘛,这么多学生娃娃。”笔者转过头对他们说。“烟瘾发了,想抽就抽。”刚好我按的楼层到了,我赶紧走出电梯,内心充满鄙夷。
在电梯内吸烟,导致电梯内空气不清新,导致他人被迫吸二手烟。在电梯里面吸烟的危害还有很多:电梯在高速上升时会产生摩擦,如果烟头的火花掉落在电梯上很可能引发火灾;如果烟头刚好掉落在电梯开门位置,可能会导致电梯不能正常关门;在电梯里抽烟产生的烟雾,可能会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电梯骤停……电梯内吸烟会带来严重后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有些法律条款逐渐被人们高频提及,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有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或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为此,一些地方除了制定出台“控烟令”,还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了“吸烟处”“吸烟亭”,体现对“烟民”的人文关怀,同时也避免广大市民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些高层建筑的电梯里常常会闻到烟味,只是我们有时会遇到吸烟人,有时不会遇到。电梯属于公共场所,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大家对于吸烟人的行为越来越不能忍受,都会像笔者那样明确表示抗议,“想吸就吸”的人,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就算是一时任性嘴硬,也是外强中干、心虚发慌的。
“吸烟有害健康”众所周知。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其所指是宏观意义上的,但是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程度。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内涵,将其内化为每个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室内公共场所不抽烟,与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习惯一样,也是检验公民素质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