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2-10 16:32“五尺道”,又称滇僰古道,僰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最古老的官道。“五尺道”几千年的繁荣发展史上,诞生过一个个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美的集镇。地处滇东北腹心地带的大关县,其最北边的吉利镇,就是“五尺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吉利镇地处金沙江支流横江上段的大关河沿岸,在这里,沉淀着上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在这里,吉利铺曾是“五尺道”上最繁华驿站;在这里,曾因修建成都至昆明的公路,集镇从吉利铺迁至黄荆坝;在这里,关河儿女用勤劳创造了一道道的美丽景观,用智慧创造出的幸福生活。
悬崖上的天然“壁雕”
几千年前,秦开“五尺道”上有一个重要驿站叫吉利铺。吉利之名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可吉利“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寓意一直得到世人公认。吉利铺,充满诗情画意,沉淀深厚文化,展示自然风光。踏着千年前留下的马蹄印,走进这片神秘之地,寻找大自然筑就的优美图画,寻找吉利人创造的优秀文化,寻找发生在这片沃土上的动人故事。
吉利铺有一座千年天然“壁雕”,它在吉利铺的何处?有何独到之处?只要走进它,就能欣赏到它的美丽,感受到它的浪漫。
沿着银昆高速公路从大关岔河进入盐津到大关的老公路,经过天下最美的瀑布公路——云台山瀑布公路、有名的古老集镇小关溪,到达明磊实业公司处,攀爬几公里的环山公路,便到吉利铺的北面。再从卷洞门走到下排街,穿过一排排砖房,跨过几十米的平地,一尊由黄桷树、岩石构成的天然“壁雕”便展现在你前面:一棵高大冠状黄桷树酷似把“大伞”常年撑在关河峡谷的悬崖上,大树下不规则的岩石上呈现出一幅幅的天然“壁雕”。
那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历经千年雕刻而成的一幅天然美景。这幅图画由黄桷树、岩石、大山、峡谷构成,独特、美丽。一座高五六十米、宽十几米的不规则岩石凸起,矗立在悬崖上,岩石呈现无数空洞,顶部杂草丛生。岩石上生长着百余米高的黄桷树,尽管自然生态部门认定它有两百多年的树龄,但本地人还是认为有千余年。黄桷树树枝粗壮,弯弯曲曲,底部呈现空洞。黄桷树树叶密布,春夏树叶更绿,风姿绰约;秋冬树冠变黄,写满诗意;常年黄桷树树顶呈圆形,犹如大伞;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从远处眺望,黄桷树宛如是一幅天然浑成的美图,如同大自然镶嵌在吉利铺悬崖上的美丽画面。
吉利铺的动人故事
据《大关县志》记载:“大关”二字始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因关口、关隘、关卡、关寨重叠而得名。秦“五尺道”沿滇东北大峡谷,贯穿大关县境,沿途地势险要,风景优美,文化厚重。“五尺道”上的吉利铺,坐落在大关河东岸。从前,关河峡谷森林密布,山河葱绿。从巴蜀到“夜郎国”,这是最近的道路,秦“五尺道”穿过吉利,在此设驿站。尽管吉利铺离盐津石门关只有十来公里的路程,但“五尺道”却穿梭在关河峡谷连绵起伏的大山中。吉利铺往南边前行,到寿山的大关垴,同样艰险,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吉利铺便成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驿站。马帮在这里歇脚,文人在这里观景,商人在这里交易,世界优秀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传承创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吉利铺,坐落在关河东岸的半山腰,原来的吉利镇行政机关的驻地就在这里,20世纪50年代后迁至黄荆坝,吉利铺只设了一个行政村,繁荣几千年的驿站就此没落。今天吉利铺驿站的原貌早已不复存在,据本地人讲述,吉利铺老街从北面的卷洞门至南边的挑水巷,大致有千米长,一条独街,街面上,铺着一层层青石板,马帮长期穿梭在街上,青石板上早已烙下了马蹄印。可吉利人喜新厌旧,便“拆旧换新”,吉利铺老街和文化街便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吉利铺街变成了两条街,街道两旁砖房矗立,多数为水泥街道,只有少数地方存有青石板,房子大多是砖混结构。
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河,吉利铺所在的关河,河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吉利人,流往横江、进入金沙江,再入滚滚长江。在吉利人眼里,关河峡谷四季都是风景,春天,河水清澈,潺潺流动,两岸青山,充满生机。夏天,河水暴涨,冲刷沿岸,野花怒放,万物葱绿。秋天,蓝天白云,金黄耀眼,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冬天,温暖如春,两岸仍绿,铁路公路,穿行大山。
神石不知从何处飞来。在关河的两岸,矗立着雄伟的大山。大山间,无数的高大石头或相互拥抱,或卿卿我我,或矗立比高,或牵手前行。这些石头与当地人朝夕相处,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吉利铺有一座“飞来石”,被称为是“神石”。相传,宋朝年间,一天,吉利铺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人们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当人们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田与地的连接处有一座大石头,静静地矗立在地里。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观看。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其形象就会不相同,或如飞鸟,或如老虎,或如奔马,或如“活佛”。但人们发现,这尊石头的到来,既没有电闪雷鸣,也没有暴风骤雨,山后更没有滚石的痕迹。至此,当地灾难减少了,喜事增多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人们把它尊为神石,并亲切地称为“飞来石”。
龙坪村
龙坪村,位于吉利铺西面,在这里,龙山、龙水常年与“龙人”相守相伴。龙有着神奇的力量,代表高贵典雅。传说中,龙坪因龙而得名,龙坪有像龙一样的大山,头向北尾在南;有像龙须一样的山脉,连绵起伏;有像龙鳞一样的大地,高低不一。
龙坪村的传说,同样的美丽动人。很久很久以前,天空电闪雷鸣,大雨瓢泼,河水暴涨,一条大龙腾空而起,从关河飞向天空,它本想飞向长江,奔向大海。飞着飞着,便发现这里山清水秀,美女如云,就停了下来,津津有味地欣赏。哪知,天空大雨突停,阳光直射大地,河水迅速退去。大龙停下的瞬间,一位美丽善良的村姑走过来,向大龙送上一束鲜花,动情地说道:这里的人勤劳善良,就是生活条件太差,只有大山、峡谷,只有森林、野兽。你若心疼这里的人,你就留下吧,帮他们平整大山,修建房屋,整理土地。大龙谦虚地说:我只是一名小官,我怕帮不了你们。这位善良的姑娘真诚地说:你若留下,我就终生陪伴你。大龙被深深感动了,只见大龙停留在关河边。他头一摆动,一座大山就矗立在关河西岸,这座大山有头有尾,腰身处还有不太规则的坪子,坪子里有城楼、街道、大树、田地、溪水。大龙用胡须对准东面,嘴里不断地说:“吉利吉利,这里的人们大吉大利。”于是,就有了吉利之称。之后,大龙用胡须吻了一下村姑说:“你在南面等我,我与你在那里终生相守。”南面有了一个小关溪的村庄,意为“小官妻”。小关溪有一个出水洞,大龙永远守候在出水洞里,洞里常年流出清澈的溪水,小关溪后面大山上的回龙村,意为龙回去的地方。
今天,站在吉利铺的街上遥望对面的龙坪,最逼真的是大地上的那座宛如天安门城楼的山峦,亭台楼阁,构架逼真,栩栩如生。大地上的田野如房顶的琉璃瓦,大地上的石坎如城楼的构架,大地上的台地如街道,还有粗壮的大树、有别致路灯等。吉利人在这里享受美好生活。
小关溪
五尺道遗迹、吉利汉墓、黄荆坝蛮坟、靖国军殉难地、吉利铺老街及小关溪衬腰岩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分布于吉利镇境内,演绎了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大关县志》载有一首描述五尺道地名的赶马歌谣:“一出昭通大天晴,人背马驮赶路程。闸上龙洞泉水清,公式沟垭口雾沉沉。五马海店子不成行,岩洞赶场婆娘王。头寨落雨二寨晴,盘河五寨顺风行。毛雨稀稀罗汉林,沙坝杨柳李子坪。栅子门前打一杵,抬头望见大关城。进南门出北门,乌鸦桥上闹噌噌。要扎大营雄魁垴,鹞子翻身马桑坪。过铁桥黄葛溪,街心高来两头低。四方石莲花台,观音坐在手扒岩。龙井麻柳上大湾,抬头望见石门关。铁线连溪甘海子,青公式林头把马拴。大关垴好热闹,人呼马叫过仙桥。半边晴店子稀,要吃凉水小关溪。” 歌谣说的是小关溪有甘甜清澈的泉水,五尺道必经之处小关溪,地处关河边的峡谷里,是“五尺道”上的小驿站。说它“半边晴”,其实,是说小关溪在深山峡谷里,太阳出来也好,太阳落山也好,只是“半边晴”。说它有凉水,是说这里有溪水。这里有个天然的出水洞,几个石头间,溪水流淌,欢歌笑语,甘甜可口。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五尺道在这里设有一个小站,因为条件差,居民就很少。好在这里有清泉,便成为人们留足的地方。光顾这里的人都会用双手捧上它喝饱,才依依不舍离去。
黄荆坝
关河在黄荆坝转了一个小弯,岸边形成一个坝子,就有了黄荆坝人生存的空间。这里生长着一种常青的灌木黄荆,故名黄荆坝,因黄荆与黄金谐音,有人又将黄荆坝说成黄金坝。黄荆坝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黄荆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一个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小镇变成一个居住着几百户、几千人的美丽集镇,几千米长的两条主街道旁全是居民住房,关河河堤蜿蜒矗立在河边。
今日关河沿岸满目青山,生态和美;今日黄荆坝集镇由小变大,街道变宽,山岗变绿,美如仙境;今日关河儿女勤劳纯朴,传承文明,不懈奋斗,换来集镇美丽。
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的黄荆坝仅有一条街,居住着几十户人家。黄荆坝街道很小,从南面的龙打溪沟前行几十米就是吉利粮管所,这个粮管所有卖大米、菜油、玉米的门市,有收购粮食的仓库,有晒粮食的坝子,公路就从粮管所中间穿过。跨过粮管所下一个小土坡,再走千多米的小街,到北边的吉利饭店。再往上经过一段玉米地,便是吉利乡政府、邮电所、工商所、乡中心学校。黄荆坝的公路与街道合二为一,为土路。一条主街上有几十户人家,零星穿插烟叶站、企业饭店、食品站、卫生所、营业所、供销社等单位,居民房多为一层楼土墙瓦房,单位房子是砖房,街道两旁没有树,和花草。每逢赶集天,居民就会沿着街道两旁摆起桌子卖东西,卖碗儿粑、凉粬、木瓜凉粉、包子、馒头的小吃摊最热闹,卖衣服、鞋子、帽子等日用品的摊子上人也不少。山上的农民也会来凑热闹,他们把豆子、南瓜、甘蔗等农产品背来卖。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很讲究,也很勤劳,即使是赶集天,他们会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外地人认识黄荆坝,是那个吉利饭店。许多班车会停放在吉利饭店吃饭,外地人来到饭店附近的街上走走看看,时间长了,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就无形中传给本地人,让黄荆坝人消费观念更前卫,文化理念更新颖,经营理念更时尚。
黄荆坝地势独特,绘就优美画卷。一条关河藏在深谷里,一座集镇坐落在峡谷中。集镇对面陡峭的悬崖长满绿树与青草,春、夏天满山碧绿,花香四溢;集镇背后弯弯曲曲的山脉,缓处早已被居住在这里的人开成地种上玉米,稍微平坦处已打成梯田种上稻子;南北面被连绵起伏山脉包抄,无法看到远方;集镇旁的那条关河,春冬季节河水清澈见底,夏秋季节河水暴涨。在那个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岁月,居民就在河里打井,将河水沉淀变清,挑水回家即可饮用。
黄荆坝文化厚重,润泽一代又代人。距黄荆坝五公里处的“老姆城”,就是“五尺道”留下的遗迹。说它是“城”,是因为过往客商曾在这里歇脚,就有了“城”的说法。几千年过去了,“城”消失了,可留下了古人的“痕迹”。这里危崖耸立,地势险要,道路崎岖。现存的古道长五十余米,不规则的石头上留有三十多个马蹄印,排列规整有序。相传,这里的“五尺道”是一条四川通往云南的通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马帮从这里穿行,将岩石踏成五六十厘米深的一个个马蹄印。集镇中段粮管所下坡处,文化部门在那里立有一块水泥牌,上面写着靖国军殉难地。据《大关县志》记载:黄荆坝北街尾关河岸边,为靖国军殉难地。民国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吉利发生强烈地震,山崩地裂,阻断关河。正值靖国军第十三团陈维庚部过境入川夜宿此地,百余官兵殉难。集镇南面的关河上有座吊桥,河里还有几座石桥墩。吊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那时贫穷没有钱来修桥,就用石头、钢丝、木板等修成吊桥。哪知,它就成为当地人的最爱,关河两岸的人天天踏着它来回,集镇居民春夏的夜晚也会成群结队来到吊桥上乘凉、聊天、观景。关河里的石桥墩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修建内江至昆明的铁路留下的,当时的铁路要经过黄荆坝集镇,建设者就在关河里修起几十米高的石桥墩,铁路停修、改线,石桥墩就永远留在关河里,任凭波涛汹涌的河水冲击,它们却岿然不动。如今成为历史、成为风景、成为人们难以忘却的记忆。就因为有古代、近代、现代人在黄荆坝这片神秘土地上的邂逅,有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沉淀,今天的黄荆坝人就有了先进的思想、开阔的思维、创新的行动,才有走向一个个辉煌的创举。人们不禁这样感叹:“一座集镇,一缕时光,一段记忆;一座峡谷,一条关河,一道风景;千年历史,优秀文化,启迪思维。”
黄荆坝的变迁源于几次历史性的事件。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家重修内昆铁路的牵引让黄荆坝集镇变大。修路时,黄荆坝人、外地人向这个小镇聚集,居民沿街修建房屋,开办餐馆、茶室。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把先进的思想和财富留在这片热土上,黄荆坝也实现了一次美丽的蜕变:一条街变成两条街,街道两旁楼房整齐排列,绿树依次守候。21世纪初,修建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公路又给黄荆坝集镇留出发展空间,让它变得更加美丽与宁静。集镇变美、变大,而那暴躁的关河水却在夏秋季节侵犯集镇居民的生命与财产。政府顺应民生需求,投入资金,实施关河河堤治理工程,一条长一千一百七十米的河堤与关河相依,与黄荆坝人相伴。文化广场展示优秀文化,河堤绿树成荫,河水顺畅流淌,居民早晚在河堤上悠闲散步,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