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2-06 21:215年来
云南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优化种植结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牢牢稳住了农业生产“基本盘”
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种植面积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5年来,云南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应用良种良法,粮食单产持续增长,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总产稳中有增,粮食生产形势稳步向好。
云南省粮食总产量
从2015年的1791.28万吨
提升到2020年的1895.86万吨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50万亩以上
2021年夏粮喜获丰收
总产量达261.81万吨
比2020年增产12.27万吨
增长4.92%
种植面积稳中略增
比2020年增长0.33%
综合单产提高明显
比2020年增长4.57%
2021年云南秋粮播种面积稳定,秋收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中等偏好,秋粮生产形势向好,结合夏粮、秋粮预计情况来看,全年粮食有望实现丰收。
5年来,云南致力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良法和良种推广等增粮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努力实现“藏粮于技”。2020年,云南粮食平均亩产较“十二五”末增加18.55公斤,预计2021年单产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
5年来,云南各地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耕地保护政策,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支撑了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对原划定的基本农田进行优化调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348万亩,为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印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规划统一、标准一致和考核到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省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效节水、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更加夯实。
2016—2018年间
全省完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21万亩
2019年建成324万亩
2020年建成361万亩
据2021年的发展目标
及“十四五”规划
2021年计划建设
高标准农田480万亩
据典型调查数据显示
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
粮食亩均产量可提高10%至20%
农业生产成本可降低10%至15%
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
5年来,云南推进以滇中引水工程、大中型水库和河流湖库连通工程为骨干,农田灌溉渠系为基础的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全省新增蓄水库容17亿立方米,全省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提升。各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突出抓好粮食主产区、高原湖泊及重要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面积约1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5年的0.45提高至2020年的0.49,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哈尼梯田 图源:视觉中国
聚焦良法良种推广,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5年来,云南聚焦良种良法推广,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及高产、高效,大力推广科技增粮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5年来,云南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作为重点,以绿色高产高效为目标,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播机收等节本增效提质关键技术。积极推广“水稻+”综合种养(如稻田养鱼)、山地玉米黑膜覆盖控草集雨抗旱栽培、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等技术,晚秋作物种植方面积极推广晚秋马铃薯栽培、烤烟套种秋豌豆、秋荞丰产栽培、秋红薯丰产栽培等晚秋粮食生产技术措施。
5年来,针对云南马铃薯生产实际,云南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了抗晚疫病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以及绿色增产增效、病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丽薯6号”“合作88”“云薯902”等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推广面积大,成为各地增产增收的主力品种;积极推广“滇禾优615”山地旱种,成功实现“水稻上山”,为保障粮食安全开辟新路径;豆类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育成一批优质高产品种, 单产提升明显,优质蚕豆、豌豆等推广加快,近年来产品畅销省外,价格高,农户种植积极性高,豆类面积扩大,单产提高。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农民拣选马铃薯 王冠森 摄
龙头示范作用突出,产粮大县生产优势充分发挥
为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中央财政实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产粮大县给予奖励。
5年来,各产粮大县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充分发挥产粮大县在粮食生产中的各项优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
大理州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