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山水盐津,被旅游改变的乡村

 2017-04-11 09:13  来源:

“世界那么大,欢迎来庙坝”。

这是盐津县庙坝镇菜花节的营销口号。2016年3月19日,经过不足40天的筹备,庙坝镇如期在民政村水淹池举办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

2017年2月9日,距庙坝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已经过了将近一年,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来到庙坝,负责接待采访的庙坝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多再过一个月,第二届菜花节又将举办。每年三月,多数乡村正忙碌着春耕备耕。而在庙坝,从坊间到庙堂,此时,谈论最多的是旅游,旅游正改变着乡村存在的形态。

关于庙坝,外界最深记忆的当属白酒。盐津县城东南部的庙坝,在海拔高度2172米至489米的区间,是因为气候还是水质带来“酒乡”之称,已无从考证。但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酒香,让人真切感受多年传承与积淀的酒文化。另外一个文化元素——民俗文化,却很少被人关注。据庙坝镇提供的资料显示,庙坝镇4000多苗族同胞,几乎覆盖到每一个村,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芦笙、花山节等经过长期演变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多年以后,当一个新的名词“全域旅游”在乡间诞生时,其在旅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凸显出来。

作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酒与民俗无疑是菜花节的核心灵魂。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庙坝镇乡村旅游项目“花香酒谷”出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定位:以油菜花和金色花卉种植为基础,以酒文化为灵魂。由此,以“两心、三环、四坞、六醉”规划结构的“花香酒谷”项目在庙坝镇民政村实施。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领当地村民在旅游经营过程中完成产业转型,拉动区域旅游产业扶贫。”庙坝镇提供的一份资料里有这样的叙述。

庙坝镇党委副书记蔡山介绍,庙坝镇的乡村旅游创建示范点就是 “花香酒谷”,花和酒为两大核心元素,借助花和酒将全域旅游推出去,最终目标为4A级景区。蔡山说,项目建成后,将辐射3个村民小组267户1271个村民,占地3750亩的项目区域覆盖70余户贫困户。在之前,项目区域农户种植传统农作物油菜、玉米、蔬菜、水果,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左右。

民政村岩脚这个91户407人的村子里,56岁的晋吉祥和多数留守老人一样,儿子儿媳外出务工,除了带孙子读书外,养牛、喂猪、种地,一年下来也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毛收入。但是,在2016年,旅游带来的改变在他的生活中变得那么实在和真切。“到现在,快一年了,我至少有五万元收入。”当他拥有这些收入的时候,他已经变得不像一个农民,他张罗着他的吉祥农家乐,在路边卖炸洋芋和矿泉水,土地已经以每年每亩500至600元流转出去,这些土地被公司种上了菊花,在公司打工,虽然仍在土地上劳动,但已经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种地更像是一名产业工人。“游人多了,产品附加值就会提高。”多年一直在土地耕作的晋吉祥,旅游带给他的种种想象已经离他很近。

庙坝镇政府一直在缩短民间理解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困难始终存在着,首先是资金。在一个没有旅游基础的乡村打造4A级景区,资金肯定是一个问题。通过整合扶贫资金、银行贷款是可行的,但如何招商引资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成为最大困难。其次是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土地的流传、租赁、入股等方式渗透的旅游产业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再者就是如何引导成立合作社开发景区,将产业实体化,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

目前,庙坝成立了“盐津花香酒谷种植专业合作社”,267户农户全部是合作社社员。

政府的职责在于主导和引导,改变传统种植业的低收入状态,将农业、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实现增收目的,让村民由吃农业饭向吃旅游饭转移。

2016年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或多或少给了庙坝镇信心。活动刚结束,他们便开始谋划怎么去做好乡村旅游。先是定位为“四季花海”,但考虑酒应该作为庙坝的魂和根,同时也能体现地方文化元素,“花香酒谷”在北京一家公司的主导下便确定下来。2016年11月,这个名词首次正式出现在规划中。

庙坝政府意识到,在农业转型的进程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至关重要。2016年8月11日至16日,镇政府组织了部分村民代表到云南嵩明花卉种植基地、云南花卉市场考察,这让村民大开眼界,想不到栽花养草也能挣钱,不出门打工也能赚钱。

考察让大家立即兴奋起来,想起3月的菜花节,仅一天时间,村民唐家秀炸洋芋卖就收入了6000元,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2016年,以乡村旅游为主要形态的全域旅游在盐津呈井喷之势。

拥有一个世界级的生态生物保护圈、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一个国家级农业公园、一个国家5A景区、四个4A景区以及29个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盐津县在2016年年初被确定为云南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县。4月,在西双版纳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上,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的李纪恒为盐津旅游点赞。李纪恒刚到云南任职,正值盐津豆沙古镇震后恢复重建,他在昭通视察工作,到了豆沙关,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树品牌。在此后的时间里,豆沙关的恢复重建与旅游发展结合一起,从2008年9月28日开关迎客,到后来的一年一度的美食节,直到2012年创建了3A级景区,这些都给一直关注昭通的李纪恒很深的印象。

盐津县旅游局局长蒋松介绍,2017年,有16个旅游项目落地。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域旅游创建带来一些明显改变,人居环境得到提升,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仅2016年年末达到4000人,旅游对财政税收的综合贡献占10%左右。

盐津县东部的兴隆乡,离县城50公里。其境内的公子山位于四川盆地向乌蒙山过渡的第一纵山岭,这里因其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应大型茶花生长,这里的村民有养茶花的习惯。目前为中国第一大型茶花基地,占有大型茶花市场70%的份额,被美誉为“茶花海”。

同样在2016年,一个名为西部茶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项目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项目规划定位为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互动,包括山林、茶花等自然资源为休闲创意产业和特色旅游发展相结合奠定了基础。但是,历史和人文资源的缺位似乎又少了点什么,一定程度上讲,乡村旅游除自然资源外,民俗和农耕文化元素也必不可少。但兴隆的意图在于,通过对项目包装,从一个生态庄园向生态文化旅游区过渡,将兴隆茶花打造成云南甚或是全国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2017年2月9日,70岁的李成家坐在自己家门前讲述兴隆茶花悠久而短暂的历史,距他不远处的一座楼房墙壁上挂着“盐津兴隆绿风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牌子。

很久时候,兴隆公子山上长满野生茶花,这些茶花和其他山间自由生长的野花并没有什么两样。1976年,李成家从附近的四川引进茶花人工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兴隆茶花目前已经发展到几十个品种,而李成家一家已经转型为出售幼苗及成苗,成苗单株最高价达到4000元。

兴隆的茶花从种植转型为销售,几十年的过程中,从单家独户的种植到带动更多人参与,从流转土地成立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到成立公司和市场对接,一个产业积淀的过程就是一个财富聚集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不同观念形成的过程。

乡村旅游对茶花种植大户黄启华来说,道路交通是关键的问题,就目前的交通状况来看,四桥车不能进入林区,运输成本增大无疑会影响茶花销路。上世纪1992年,黄启华冒着风险在民间借款5万元,租下150亩荒山,2011年仅一年收入达到40万。这给他带来些许自信,“对于茶花,成立协会也好,合作社也好,公司也罢,只要种得出来,卖得出去就行”。

市场同样是政府关心的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会与政府意图不相一致,成立农村经济组织同样会遭遇人才瓶颈。盐津兴隆绿风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自成立后,实际上并未按照公司运行机制运转,至少,该公司连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没有。

公子山大型茶花主要作为绿化苗木出售在浙江、江苏等地,近三年平均销售额2500万元左右。但走向市场要经过四川省高县罗场镇的商铺再进入下一级市场。盐津兴隆没有成熟的公司,无法和市场终端对接,部分利润被中间渠道占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政府考虑的问题便复杂起来,市场如何拓展?民间资本如何引入?类似的问题显然要由政府来完成。

谈到乡村旅游,很快就会打开盐津县牛寨乡党委书记唐开云的话匣子。全域旅游背景之下的乡村旅游在牛寨乡如同一幅画卷,将渐次展开。

牛寨乡的全域旅游就是1234,一个国家级生态乡镇、两个特色小镇,三个3A级景区,4个农业公园,其项目名称包括牛寨国家级生态乡镇,楠乡水寨、清凉小镇,玫瑰庄园、世界桢楠创意园、盐津山水花园,龙茶茶业、中药材公园、蔬菜公园、乌鸡公园。

未来的牛寨乡,传统农业将不复存在,而转向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向旅游产业靠拢,将实现“城乡村统筹,农文旅兼融”。

牛寨如此,盐津如此。

正如盐津旅游项目山水花园规划理念:把花的梦幻与水的灵动镶嵌在大自然美景的画轴上,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尘世的浮华,在一片净土上,用谦卑的态度,写下与自然共生的故事。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舒 通讯员 江鸣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