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用爱与责任诠释教书育人——记昭通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道英

 2021-11-12 09: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二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为的是做一盏灯,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做一支笔,书写学生未来的梦想;做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

——题记

道英,女,汉族,昭通市昭阳区人,1977年11月出生,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任昭通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区级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优秀共青团干部;市级五一巾帼标兵、昭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云南省师德标兵、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云南省优秀教师。

这些荣誉不仅见证了道英扎根三尺讲台所倾注的心血,更是她对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见证。

投身乌蒙山区,谱写青春篇章

1998年12月,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定向分配到距城区79公里的大山包中学,在亲人、朋友的劝阻和置疑声中,她满怀梦想开始了刻骨铭心的教师生涯。

小秦是个比较内向的男生,每天下课总是缩在教室的角落里,从不和同学聊天。为了帮助小秦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怪圈,道英利用周末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往小秦家,推开小秦家的门,眼前的一幕让道英的双眼湿润了:一家人和牲畜挤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中找不到一件完好的家什,坐的是别人家盖房剩的土基,小秦的床(其实就是在楼板上铺上麦草)就在关牲畜上面的阁楼,全家经济收入主要靠卖一点洋芋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哥哥的抚恤金。为了帮助小秦能顺利读书,道英经常把小秦叫到宿舍吃饭,隔三岔五买些东西让小秦带回家,还让在部队的丈夫动员战友为他们家捐赠衣物。经过道英的开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小秦终于变得开朗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寒来暑往,风雨兼程。九年,5个行政村,10多个村寨,1000多里山路,记不清的谈话,记录下了道英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30多名因各种原因面临辍学和不愿读书的学生,被她用“决不放弃一个”的爱心与行动“唤”回了教室。为了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每年道英都会组织团员、少先队员帮助无依无靠的老人收庄稼。

秉承教书育人,树好师者形象

2008年6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道英被调入昭通市实验小学任教。她知道,改变的只是环境,不变的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担当和山里人吃苦耐劳的本色。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道英始终坚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用情、对每一件事情用心、对每一个问题用力,决不放弃一个问题学生。

父母离异后常年住在爷爷奶奶家的小龙,由于爷爷奶奶从小对他倍加溺爱,放学不做作业、上课捣乱破坏是他的家常便饭,是一个让老师们头疼的“刺头生”;在学校,他第一个染黄头发、第一个戴耳环。得知小龙的情况,道英经常找他谈心、聊天,主动打电话给小龙的爷爷奶奶,希望两位老人能跟老师配合共同教育和管理好小龙,还分别约谈了小龙的父母。在道英细致入微的工作下,小龙剪掉了染黄的头发,取下了耳环。

性格外向但又喜欢出手打人的学生小马,一度让道英束手无策。因父母吸毒导致家徒四壁、负债累累,一家三口仅靠体弱多病的外婆和聋哑的外公卖米糕维持生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打了班上多名同学,还跟其他班的学生大打出手,弄得道英整天像一名消防救援队员。为了感化小马,道英三番五次到他外婆家,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得知小马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道英把为儿子买的运动鞋送给了他,并对他说:“老师希望你做个好人、走条正路!”

父亲曾因打架入狱,母亲不识字,这些让小王无比自卑,一度养成了私拿同学物品的习惯。为了帮助小王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道英利用周末买了一兜水果去家访,与小王的母亲促膝而谈,获得了小王母亲的鼎力支持。小王母亲紧握着道英的双手激动地说:“道老师,谢谢您不嫌弃我们家,更感谢对孩子的不放弃!”经过道英耐心的教导和精心的呵护,小王改掉了私拿同学物品的不良行为习惯,道英还让小王担任了管理班级值日生和饮用水的工作,同学们都夸小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就连其他任课老师都夸小王是个懂礼貌、知感恩的好学生。

立足三尺讲台,牢记职责担当

三尺讲台虽小,但唯有实干、负责才有出路。2008年9月,那时儿子正好和她在同一所学校上一年级,为了尽快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道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生身上。就连儿子身患“川崎病”,高烧40度不下,道英也从未请假去医院全身心照顾儿子,全靠年迈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帮忙照顾,每天上完课,她总是拧着作业本匆匆赶往医院,看着儿子全身被冰袋包围着,道英流着眼泪说:“妈妈对不起你,不能好好照顾你,因为有78个学生等着妈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至2021年,她调入市实验小学后所带的三个毕业班分别取得昭阳区六年级教学质量语文学科抽测第一名和综合考评优秀的优异成绩。

寻找育人途径,培养时代新人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新的形式任务要求,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始终是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更是一名党员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大多为“80后”,对“三位一体”教育认识存在偏差的实际,道英始终牢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要求,注重在“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上下功夫做文章,以“活动育人”为载体,通过开展以“看望慰问老人”为主要内容的尊老、敬老、爱老传统教育;以“祭扫烈士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走进博物馆”为契机了解家乡历史、热爱家乡的荣誉感教育……让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又能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熏陶,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道英,一个从大山里走来的老师,一个把学生永远放在第一位的老师,一个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对家长的循循善诱的老师,二十三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不为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愿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文化,知荣辱、懂感恩的学生。

(昭通市实验小学供稿)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