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1-07 15:35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通市卫生健康委立足实际,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健康进社区”、设立“健康小屋”、开展健康咨询和义诊等活动,派驻医护人员2000余人次,无偿服务群众20000 余人次,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市卫生健康委创新社区卫生健康服务模式,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拓宽医院医生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渠道,积极探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开展“健康进社区”目的就是让社区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提升社区群众健康文明水平。
今年4月,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印发“健康进社区”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在昭通市城市(县城)社区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推广在昭阳区21个社区开展“健康进社区”的成功经验。一是设立“健康小屋”。在昭阳区2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健康小屋”作为市、区卫生健康单位党员医护人员服务群众的固定场所,组织党员医护人员定期到社区为群众开展健康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开展健康咨询和义诊。对社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进行咨询、初步筛查、诊断,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三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掌握适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和专科防病知识,提高卫生防病意识,引导培养正确就医理念,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区建设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培训。以专题授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医疗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向社区流动,做到“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
自“健康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市卫健系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医护人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不断锤炼党性、增强党性,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同时,积极吸纳非党员的优秀医护人员参与,以党建带群建,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参与范围。
市卫生健康委全面做好统筹协调,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派出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纳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及时收集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对工作开展出色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予以表彰,对工作开展效果不好、工作不力的,督促派出单位领导进行约谈;充分发挥结果效用,在进修学习、职称晋升、聘任和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派驻社区工作人员;将党员参与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加分项目。实行工作情况月报制度,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将派驻人员安排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办进行汇总、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