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1-04 11:44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组织编选的《纳兰性德研究论丛》历时数年,几经周折,终于在纳兰性德360周年诞辰之际,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过去几年,重新翻看,仍然非常感慨。这本书80万字,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纳兰性德研究专栏近30年来优秀研究成果的精选。认真品读,也许就不会再有当初纳兰挚友曹寅“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的感叹,也可从中看出一个地方院校学报对纳兰研究的默默坚守。
纳兰性德,出身于钟鸣鼎食、裘马轻肥的天潢贵胄之家,自幼生长在温柔富贵乡、烟柳繁华地,熏沐在绮靡金粉的环境里。他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父母的珍爱,天子的赏识,在飞黄腾达的锦路鹏程上,受到人们的敬重。他在世人眼中是典型的幸运儿,功名冠冕、安富尊荣,常人所向往、所企盼、所追求的,他几乎全部都拥有了。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富有戏剧性地产生颓唐的心态,发出哀婉凄切的心灵悲歌,词作以长愁伤感闻名,声泪俱随,令人不忍卒读。《纳兰性德研究论丛》中的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向,基于同样对纳兰的喜爱,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纳兰。
比如,对纳兰生平的考证。关于纳兰性德初任康熙侍卫的时间,学界认为是康熙十五年,赵秀亭先生撰写《纳兰成德康熙十七年始任侍卫考》,认为纳兰始任侍卫的时间应该是康熙十七年,而非十五年。从康熙十五年登第之后,纳兰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待业”期,他思想与创作的发展与这段时间的生活关系极大。更正纳兰任侍卫的时间,对纳兰研究可能具有牵动全局的意义,大多作者还是从纳兰的作品入手进行研究。李嘉瑜在论述了悼亡词的一些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之后指出,悼亡词发展到清初,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不仅拓展了容量,在质量上亦有所提升。作者在分析纳兰悼亡词凄清词风的构成时指出,由爱情层面出发,是与原来的悼亡之作最大的不同之处。日本学者中田勇次郎,是日本第一位研究纳兰的学者。他考察“有井水处即争唱纳兰词”的原因,肯定纳兰勇于突破当时词风,大胆与民间乐曲结合并自制新曲的创造性,赞赏纳兰的赠答和悼亡词,认为这是纳兰情真的精华。于佩琴认为纳兰是清代有见解有实绩的编辑家之一,他以个人之力编辑出版学术丛书,把一项繁难的文化学术工程预想变成了现实,提出了选书不必务博,专取精诣的编辑原则,目的是为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思想统治服务,为发展文化学术、艺术事业而尽力。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30年,可谓沧海桑田。而《河北民族师院学报》竟然将纳兰性德研究专栏持续不断地办了30年,可见其历任主编、主任及编辑的执着精神与职业操守。《纳兰性德研究论丛》是对此专栏3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的总汇与梳理,分为生平考证、作品研究和思想管窥三大部分,每个部分中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罗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想知纳兰心事,读读这本论丛吧。
作者 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