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1-02 09:49他,用26年攻关石漠化治理
他,坚持38年守护滇金丝猴
11月1日
人民日报10版和14版
分别报道了
“云岭楷模”李乡旺和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护局原副局长钟泰
守护生态的故事
详情如下
李乡旺——26年攻关石漠化治理
他是一名老师,他的学生不仅在课堂,还分布在云南广袤的山川之中;他是一位老人,退休后继续从事石漠化治理工作;他的足迹遍布云岭大地,用坏了8副护膝,为80万亩石头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他是78岁的西南林业大学退休教授李乡旺。
1995年,西南林学院(后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接到了石漠化治理科研任务。石漠化治理在当时是个新课题,没有太多参考资料,学校想到了李乡旺。
上课备课、管理图书、带研究生……如果没有接下石漠化治理科研任务,当时52岁的李乡旺本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直到退休。学校不仅寄希望于李乡旺树木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更看重李乡旺的担当。
“在林场14年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李乡旺回忆,196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甘肃,在岷山脚下白龙江边的一个林场工作,担任营林技术员。李乡旺所在的地区,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雪。采种、育苗、造林……踏雪翻山,李乡旺一干就是14年。其间,他所在的营林队栽种了2万多亩云杉和冷杉,如今已蔚然成林。
在甘肃,李乡旺见过黄沙漫天的场景,亲历过艰苦的生活,这让他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恢复高考后,他决定攻读研究生,深耕树木学专业,最终,35岁的他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上世纪90年代,李乡旺被云南省林业部门抽调去撰写云南省古树名木志。在此期间,他在云南巧家县发现了一个稀有树种——五针白皮松(也叫巧家五针松)。当时野生个体只有20多株,后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李乡旺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该树种最终得到有效保护,现在已累计移植成活逾3000株。
前半生都在和树木打交道,当治理石漠化的任务落到李乡旺肩上时,他二话不说,接过重担。“既然国家需要,咱就干!”他的妻子、同校老师陆素娟也加入进来。李乡旺主要负责野外科考,妻子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是石漠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也正是李乡旺开展工作的基地。他忘不了第一次考察石漠化地区时见到的景象:绵延的石头山一眼望不到边,土壤瘠薄,寸草不生。
让石头缝里长出树,这就是李乡旺的工作。
既没有前人研究可供参考,也缺少必要的基础数据,李乡旺迈开步子,从海拔246米的红河州江边出发,一直到开远市碑格乡海拔2700多米的大黑山,把红河州石漠化地区的大山爬了个遍。针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不同土壤、地形条件,不同原生、次生植被类型,他和同事们进行了调查与监测,最终收集了1万多个数据。
白天进大山、下试验田,晚上还要学习生态学、气候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造林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平常在学校上课,周五晚上要坐火车赶到开远市的实验基地,马不停蹄工作几天,再赶回学校。”从此,李乡旺几乎没有了休息日。
石漠化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李乡旺首先找到一批适宜在当地生长的树种。李乡旺从之前收集的数据中,筛选出50多个树草种,模拟不同海拔的气候、温度条件,做种子萌发实验。
最终,一种叫白枪杆的乡土树种,以及永椿香槐和滇杨,进入了他们的研究视野。不过,这3个树种同属乔木,同类型树种如果太多,产生病虫害的概率就大。李乡旺又开始研究不同树草种组合种植,筛选出符合不同气候土壤特点的乔灌草种,摸索出不同树草种的育苗、造林方法。
慢慢地,石山变成青山,青山上出现动物,动物带来新的植物种子……治理区内的物种多样性开始形成,土壤肥力增加,良性循环开始。
“石头缝里,真的长出了树!”李乡旺笑着说。
2003年,李乡旺退休了,有机构聘请他做专家顾问,他婉言谢绝,继续站上讲台传授石漠化治理知识,手把手教乡亲们扦插育苗技术,在石漠化治理工地向农民工兄弟传授造林技术……“其实,研究石漠化治理,20多年还远远不够。”李乡旺说,有些树种可能要20多年才刚刚摸清楚它们的特性,而且石漠化治理没有标准模式,只能因地制宜,不断摸索。
20多年来,李乡旺的科技成果推广面积达80余万亩。以开远市为例,1996年前造林成活率仅为50%,如今达到85%,森林覆盖率也显著提升。
“这些年来,我和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头顶烈日,脚踩碎石,摔了无数次跤,翻了无数个山头。”李乡旺说,由于长期爬山,他的关节磨损严重,出行必须戴护膝。在他家里,保存了8副磨破了的护膝,它们是李乡旺多年来翻山越岭最好的见证。即便如此,古稀之年的他还是跑遍了云南的各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市、区),与其他专家学者合作完成了《云南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划》《云南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规程研究》等著作,继续推进云南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工作。
李乡旺对出差途中的一件小事记忆犹新。一次,在回昆明的火车上,他听到一位乘客对着窗外感叹:“这里过去全是石头山,如今怎么连石头缝里都冒出了那么多树!”
这让李乡旺内心泛起了涟漪:“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钟泰——38年,守护滇金丝猴
钟泰(左三)和护林员们在野外巡护间隙用餐。于凤琴摄(人民视觉)
前不久,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钟泰退休了。他17岁被招录进保护区,在雪域高原从事自然保护工作38年。
仰天鼻、粉红唇、大眼睛的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年来,滇金丝猴从13个种群1000至1500只,增至23个种群3300只以上,其中约六成都生活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他在办公室待不住,一有空就往山上跑。”保护区管护局资源保护科科长龙新华说。
1983年,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初衷之一就是保护滇金丝猴。但是那个时候,保护区没人见过滇金丝猴,研究也只能依据皮张、骨架展开。同一年,初中毕业的藏族青年钟泰被招进保护区。出生于云南德钦县佛山乡农村的他告诉记者:“我的家乡巴美村山清水秀,那里就有一个滇金丝猴群。”
钟泰被分到德钦县奔子栏镇的叶日保护站,从公路下来,还要赶着骡马驮着物资走3天才能到;当时,保护站没有办公场所,需要包括钟泰在内的4名工作人员夯土垒墙自己建。那时候叶日村不通电,冬季烧的柴火要到后山捡——记者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看到,当年的保护站在一个深山洼里,捡柴火的山体垂直上下好几百米,山体陡峭,徒手攀爬非常困难。
更困难的是寻找猴子。滇金丝猴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一个猴群的家域范围有几十平方公里,在深谷悬崖密布的高原,即便偶尔得见,它们也会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1985年起,保护区抽调10个人,跟随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白寿昌等专家开展野外调研。他们背着野外生存的诸多物品,在山里一走就是十来天。雨天,山间云雾缭绕,能见度只有几米,他们只能在大树、岩石下露宿。而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上长途跋涉,喘气迈步都变得困难……
几年间,虽然付出了许多,但滇金丝猴依然踪迹难寻,大家陆续退出,钟泰却一直默默坚守。1985年6月,他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了野生滇金丝猴群。那次,在一位老猎人的指引下,钟泰孤身寻猴,成了保护区第一个看到滇金丝猴的工作人员。他还持续追踪了五天五夜。后来,他整理了观察到的滇金丝猴种群生活习性,结合科研人员的研究发表了一篇关于滇金丝猴行为习惯的论文。
北至西藏芒康县,南到云南云龙县的狭长区域,是滇金丝猴的活动范围,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钟泰和同事肖林等一起,跟随当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龙勇诚等研究人员,走遍了滇西北约两万平方公里的山林,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滇金丝猴群,为滇金丝猴保护和研究打下基础。
管护局奔子栏管理所的傈僳族退休职工六斤,跟记者讲了一段经历。2008年10月,为了让不断北迁溢出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吾牙普亚种群“回家”,钟泰带着十来个人在山里想尽办法“劝返”猴子。他和六斤在山里迷了路,光顾着找猴子,六斤还把他们俩的装备搞丢了:帐篷、锅灶、干粮、水全不见了!夜黑山陡,两个人靠打火机的微光会合后,在山里精疲力竭转了一天。六斤几近昏厥,钟泰拉着他,翻过山梁,终于获救。“当时处于严重缺水的情况,张着嘴会失水更渴,闭上再张开会撕破嘴唇,我们已经失声说不出话,是钟局长救了我一命。”六斤说。
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毛炜介绍,之前,滇金丝猴保护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防止偷盗猎,二是帮助保护区内和周边的村民发展经济,减少对白马雪山的资源依赖和环境破坏。他介绍,当年,有7万多名群众依靠保护区的资源生活,包括薪柴、建材和农牧业用地。另外,保护区的面积有28万多公顷,光靠管护局130多名干部职工,人手不够。
秋高气爽,记者来到奔子栏镇书松村委会通堆水小组,但见农户星罗棋布分散在高山峡谷。53岁的村民扎史定主提起过往很不好意思。他说,以前村里就烧木炭卖,天然林禁伐后,村民还偷偷伐木用拖拉机运出去,卖给附近砖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边的村民都开始捡松茸卖钱了,通堆水人还觉得砍木头卖钱来得快。为了破解难题,钟泰开始探索“社区共管”之路。他选了通堆水做示范,“啃最硬的骨头”,特地带人驻扎在村里,开了7天村民会,问大家的想法。村民说了吃水困难、山多地少等问题,借助项目资金,钟泰带着村民一起引水、垒梯田。“钟局长干农活不比村民差,有事情会跟我们商量着办。”扎史定主说,“村里的困难解决了,村民不砍木头了,还自发种了一片林子,每年轮流义务巡山。”
钟泰从1999年开始探索“社区共管”,20多年来,他一直把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当分内事。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尼玛此里也进入保护区工作,如今任奔子栏管理所所长。尼玛此里告诉记者:“父亲那一代能吃苦,和社区群众关系好,如今许多老百姓见到我,都还称呼我‘钟泰的儿子’。”
长年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让钟泰成了林业工程师和滇金丝猴研究保护专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文章。这既源于他的长期野外巡护经验,也与他和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及丰富的管理实践有关。
1991年11月,这里建立起雪山观测营地,学者们开展了为期3年的滇金丝猴野外研究,钟泰、肖林、龙勇诚和向导培楚等组成团队,营地就建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上。
当时如何坚持下来的?钟泰告诉记者:“一是年轻,二是心里总想着多学点知识。”被他的诚恳好学感动,在当时的西南林学院杨宇明等专家帮助下,2000年7月,钟泰在西南林学院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专业读完了大学,该修的学分一分都不差。
2008年,钟泰调任管护局维西分局局长,接手滇金丝猴响古箐展示种群的管理保护工作——当时猴子的健康状况恶化,各路专家束手无策。钟泰问当地傈僳族村民是怎么给家畜治腹泻病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和同事们发现了用漆树籽和南瓜子给滇金丝猴治病的法子,还耐心引导滇金丝猴吃鸡蛋补充营养,扩大了猴群活动范围,展示种群越来越兴旺。今年以来,这个种群就有11只小猴子出生。
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负责看护展示猴群的护林员告诉记者:当时钟泰吃住在响古箐,还把猴群分给具体的护林员照顾,责任到人。护林员们和滇金丝猴长期相处,能叫得出每只猴子的名字。响古箐展示猴群成为国内滇金丝猴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研究者都会来到这里开展工作。
钟泰38年的保护经历,也见证了一个较完善的保护体系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现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保护体系已经有资源管理保护、科学研究和帮助社区村民发展3个板块。
2013年,钟泰被评为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15年,获悉被提名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奖项,他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余建华——一名以前打猎、现在护猴的当地农民。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事和乡亲们对钟泰发自内心地尊重。提起丈夫,钟泰的妻子说:“他在保护区有那么多人尊重,说话时那么多人愿意静静听着,我们知足了。”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