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27 16:11拿到《追光的河流》一书,书的古朴、厚重、精致出乎我的预料,没想到自己的拙作也能跟大家的精品力作一起被收录。采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再次涌上心头。
由昭通日报社组织的针对赤水河流域的大型采访报道,我是第二次参加,当然,我也是昭通日报社为数不多的两次大型采访都参加了的记者。
除今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集中采访报道,报社在2020年还策划和组织了主题为“感恩红色·走进赤水”的三省四市媒体集中采访活动。
每一个这样的采访报道,策划者都是相当辛苦的,也要作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为了迎接去年10月份在昭通召开的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报社在去年初就开始筹备这次大型采访活动。作为具体实施策划的昭通日报社副总编辑曹阜金和汪舒老师,写了很多方案,进行了很多汇报沟通,还到三省四市宣传部门、报社争取支持,到涉及的重要市、县、村(社区)进行现场踩点,取得了相关各方的支持配合,对方案和路线、日程进行了科学的安排。
活动启动以后,我们才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压力。贵州遵义日报社、毕节日报社都派出了实力最强的团队参与采写,每天专版大篇幅推出相关报道。我们也是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稿,保持跟后方的紧密沟通,确保刊发高质量、高密度的文字、图片乃至推出系列有影响的新媒体产品,通常是把文稿图片和视频资料交到后方编辑手上的时候,已是深夜两三点钟,随便睡个囫囵觉,第二天又早起赶路,到了采访点上的时候,一个个又生龙活虎,“活”过来了。
因为泸州去年汛情比较严重,泸州的记者是在我们进入四川境内的时候才参与进来的。媒体人是一家,不管是在贵州境内还是四川境内,我们都感受到了那份温暖,他们把采访的点和采访的对象都安排得很精准,我们采访的行程紧凑而高效。
相对来说,去年的采写非常顺利,半个月的采访,足迹到了千里之外,光是昭通日报社记者采写的稿件就多达80余篇,加上泸州、毕节、遵义的记者,总共写了130余篇稿件,充分记录了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脱贫攻坚、红色文化、白酒产业、旅游开发、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成绩。在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召开的时间节点,顺利精选精编稿件,形成《金色赤水河》,提交会议参考。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的策划方案出来以后,面对每篇稿件字数不低于1.2万字的要求,我稍作犹豫还是及时报名参加,这是一次对自己能力的生动考验。事实证明,写万字以上的文章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报社有6位老师报名参加今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采风活动,初步到三县沟通确定的选题有9个,我决定参与两个选题的写作,因为我深深知道作策划和进行对接联系的老师的工作量有多大,我尽量多分担一点。
这次的采访写作跟上次完全不同。我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每到一处详细记录,全面采访,把自己认为会用到的素材全部带回来。
经过18天的深入采访,回来以后再次面对我的选题,我却蒙了。这么大体量的篇幅,我怎么来驾驭呢?第一次进行这种写作,我真的无从下手。那段时间,单位的琐事特别多,老人、孩子,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千头万绪,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来认真思考自己的稿子。匆匆下笔,边写边调整思路,稿子出来果真是自己都看不过去。
改稿会上,团队的老师们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结合他们的意见,我多次重组、多次修改,仓促中按时交稿,从来没有一次写作如此狼狈、如此惶惑。
人生要经历的事情很多,但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可能不会太多,在我的人生中,这两段采访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很多奇景、奇事、奇人,经历了很多煎熬、艰苦、艰辛,也收获了很多温暖、友谊、经验。多年后回想起来,这会是一段难得的记忆。
今后,再面对这样的写作,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充分思考,把框架搭建好了之后再动笔,可能就会从容得多。另外,多读书、多学习、多积淀,才能不断突破自己。
刘静涛/ 文 张广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