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27 15:5110月25日,昭通寒气袭人,会议厅里却暖意融融。由昭通日报社联合镇雄、威信、彝良三县创作的纪实文学集《追光的河流》座谈会在这里举行。与会人员就作品主题、内容、选材、语言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并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交流赤水河采风情况,畅谈赤水河流域保护的责任担当。
一条河,把镇雄、彝良、威信交融在一起;一部书,解读革命老区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生态。
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2021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重要年份。这一年,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年,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3月4日,当党史学习教育的号角吹响,昭通于第一时间按下“启动键”。
昭通,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英雄故事:巧渡金沙江,刻下传奇战史;乌蒙回旋战,绝境中勇闯胜途;“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这是对扎西会议最新、最权威的定位。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如何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深切关怀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经过酝酿策划,昭通日报社决定联袂镇雄、威信、彝良三县开展“老区百年路,赤水新征程”革命老区暨赤水河(云南段)采风活动。
“我宣布,‘老区百年路,赤水新征程’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2021年4月9日,在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举行简短的出发仪式之后,一个由记者、作家、摄影家组成的采风团开启了为期18天的采风征程。
沾满泥土的深情书写
赤水河,历称“鳛水”“大涉水”,明代改为“赤水”。赤水河闻名于世,流经云南省威信县,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贵州省七星关区、金沙县、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在四川省合江县流入长江。而她的源头始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的滮水岩。
这条英雄的河,因为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典战役——四渡赤水而与红色文化结缘。行进在这样一条河岸上,注定是一场不寻常的采访。赤水河流域的镇雄县、威信县属于典型的革命老区,流域内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交错,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流域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赤水河干流全长523公里,其中云南段干流全长97公里,一级支流全长142.8公里、二级支流全长84.9公里。自4月9日启程后,采风团会合镇雄、威信党史研究室、文联、融媒体中心、摄影家协会的相关作家、专家,重点沿着镇雄县赤水源镇、场坝镇、芒部镇、雨河镇、尖山乡、果珠彝族乡、以古镇、大湾镇、坡头镇及威信县水田镇、双河苗族彝族乡、扎西镇,彝良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奎香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遗址等沿河乡(镇)采风,实地感悟河流的律动,找寻红色故事、还原历史场景、梳理红军长征在昭通境内的活动轨迹,重点叙述扎西会议及乌蒙回旋战、滇川黔边区游击纵队等史实,将赤水河的源头善美、精神和担当注入笔端,融在心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18天时间,采风团顶风冒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沿着纵横交错数百公里的河岸,以流域特色为主线,在山水自然的纵深处,在历史人文的厚重里,试图用建立在思考上的记录,解读赤水河源头的经济、历史、文化、生态,以及与此相关的生生不息的人们。他们从赤水河流域发现党史线索、品读党史精神、回归党史现场、把握党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全方位、多角度,书写发生在赤水河流域的一桩桩、一幕幕,篇篇稿件沾满了泥土和汗水。
赤水河采风,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也成了检验记者、作家、摄影家们践行“四力”的一块试金石、一个练兵场。
助力发展的成果转化
采访虽艰辛,硕果亦飘香。经过半年的努力,采风团记者、作家、摄影家用手中的笔和相机,潜心创作,完成了报告文学《追光的河流》并印制成书,成为向党的百年华诞敬献的一份礼物。
作家丁晓原说:“报告是摘果子的,文学是挖根子的。”新闻告诉人们的是果子有多大,而纪实文学要告诉人们的是为什么果子会这么大。《追光的河流》短短16万字,内容涵盖赤水河流域红色文化、生态文明、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变化等方方面面,作品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赤水河变化,讲好赤水河故事,践行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诠释了“让赤水河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的生态理念,强化了社会各界对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意识。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追光的河流》策划好、史实清,文史结合,以文学的情感和力量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赤水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作了很好的解读,是一部有分量、有温度、有深度的纪实文学作品,同时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相关新闻策划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更让人欣慰的是,2021年7月1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同时出台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赤水河流域保护立法实现从“联动”到“共立”,“分河而治”带来的流域管理难题得以破解。《追光的河流》这部反映赤水河流域的作品,对未来昭通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全面加强以金沙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入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九大攻坚行动,着力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如《追光的河流》前言中所述:“如果您能读完这些文字,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要把这些文字当作作品,而是当作产品。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不相同。作品是用来欣赏的,而产品更具实用价值。我们的意思是,这些文字有用。”
没错,用“成果”说话,让“成果”转化为赤水河流域的保护行动,转化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这,就是纪实文学《追光的河流》宗旨所在、意义所在和力量所在。
刘建忠/文 张广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