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喜迎华诞 唱响百年”征文作品选 (143)“大锅圈”里的梦想

 2021-10-21 11: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看到镇雄天坑溶洞里的水,它的澄澈深深震撼了我。存放这种水的地方,在溶洞里有两三处,都是人工垒砌的池子。

池子很大,其中一口圆形的池子直径大概有4米,深近两米,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闲置了。另外两口池子都是长方形的,大的池子在溶洞大厅里,长3米左右,宽两米左右,深也是两米左右,水滴答滴答地从钟乳石上滴落在池子里,激起了圈圈涟漪,水质清澈见底。小的池子位置稍高,在溶洞大厅旁边的一个高地上,长不足两米,宽1米左右,深也是1米左右。村民把它作为水源,用管道把水引出去。

看着这样一汪清水,人容易陷入沉思:修建这3口水池时,投入的工程量是多么巨大。一钎一錾,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即使现在路面硬化了,走出去也要40分钟,空手进出尚且费劲,要带水泥等建筑材料进来,难度可想而知。

镇雄天坑位于镇雄县五德镇新寨村中心组,村民习惯称之为“大锅圈”,大大小小的天坑形成的天坑群为云南省最大的天坑群。

24岁的杨定友说,他们以前喝的就是天坑里的水,后来自来水通了,电网改造了,天坑里的水就喝得少了。我注意到,他的牙齿白得晃眼。

杨定友的奶奶80多岁了,耳聪目明,不爱说话。她是天坑里所有村民中年龄最大的,来到天坑快60年了。

天坑里的土地有200多亩,有720余人。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030余人。杨定友家有20多亩地,多的人家有七八十亩地。土地里出产包谷、洋芋,除了人吃,剩下的用来喂养牛、猪、鸡。人们自己种菜,自给自足。从外面拉煤炭进来是个大工程,只能用背篓背运。人们把炭背到半路存放在一个洼地里,少量多次才能背回家。基本上是家里储存的煤炭用完了才去背。

在天坑建房是件难事,建材的运送和经济来源是最大的困难。杨定友记得,在他幼年时期,大家就住在溶洞的窝棚里。大概19年前,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建起了两排房子,按人口分房,一家分到了几间。房间很小,楼下生活,楼上就用来住人。虽然简陋,但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没有人再建房。杨定友家垒了一间石头房子,耗费了他爸爸所有的积蓄,但是由于没有选好建房的位置,石头房屡屡被落石击中,不敢住人。

杨定友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大的弟弟因为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说话不清楚;小的弟弟还在读书;妹妹和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挣钱。

在天坑里,杨定友和妹妹读书的成绩是最好的。小学时候有个代课教师进来教他们,初中读书就费劲了,他们要到五德镇的学校就读,不仅要租房住,还要准备粮食、肉、菜,给家里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后来,他不忍心继续读书,妹妹也坚持不下来,他们10多岁就出去打工了。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杨定友没外出打工,还把网恋的女友带回来结了婚。妻子罗上文跟他年龄相仿,结婚以前,她从来没到过天坑。她的家乡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一个山清水秀、与世无争的地方。来到天坑后,她很适应天坑里的生活,加上后来有了孩子,两个人就安心在家照顾奶奶、弟弟和孩子,让爸妈安心挣钱,弟弟好好读书。

时代在发展,天坑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有4户人家投资把溶洞的光照、卫生等做了改良,游客进洞观赏,收取一人10元钱的门票。4户人家轮流收取一天的门票钱,收多收少全凭运气。

杨定友是可以不用住在天坑里的。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恩泽下,他们家被安置在镇雄县城的呢噜坪安置区。因为他是老大,身上背负了更多的责任。牛圈里的牛、猪圈里的猪、山上圈养的鸡,成了他割舍不下的牵挂。特别是奶奶和弟弟,他们很少走出天坑。里面的世界单纯,他们出去肯定不适应。弟弟在外边可能还需要人照顾,在天坑里,弟弟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弟弟因为身体和智力障碍,18岁以前,个子像小孩子一样,最近两年,不知为什么突然长高了,干活挺得力的。

杨定友去年养了几十只鸡,有些游客进去观赏要吃饭,他就做黄焖鸡给他们吃,因味道好,得到了极好的评价。他在外打工的时候,黄焖鸡吃了很多次,还精心研制过怎么做黄焖鸡。房间建在溶洞里,湿气重,几乎离不开火,墙壁被熏得黑漆漆的,他回来后,给墙壁贴上墙纸,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

杨定友有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眼睛忽闪忽闪的,挺可爱,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一逗就笑。等孩子能走路了,他打算把妈妈从打工的城市接回来,让她带着孩子去安置区居住。他打算继续待在天坑里,扩大养鸡的规模,尽量多接待游客。如果游客量不多,他打算去安置区开个做黄焖鸡的店,把土鸡卖给周边的人。他说,打工一辈子都是在帮别人,自己创业就不一样了。现在,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罗上文对杨定友的规划非常赞同。据了解,天坑是在水的冲刷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让可溶的石灰岩变成了中空的山体,山体塌陷后,就形成了壮美的天坑。溶洞内滴答落下的小水珠带来的钙质从上至下累积形成了钟乳石,坚硬、美丽,水滴滴下的地方,深深地凹陷下去。你会感慨,水看上去是多么温和呀,但经过它坚持不懈的努力,石头被滴穿,山体也被冲刷成了空洞,水的力量多么伟大!

作者:刘静涛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