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原创】以“中国绿”引领全球生态发展之路

 2021-10-26 09:55  来源:云南理论网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故事。

“中国绿”成为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

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8年,在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绿”成为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

“中国绿”折射的是世界格局里的责任担当

“中国绿”体现强烈的历史担当。新时代,党中央计谋当代,运筹万世,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基本实现各环境要素监管主要领域全覆盖。

“中国绿”源于人民的全面参与。进入新时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加大,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监督、投诉、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机制更加完善,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形成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14亿多中国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中国绿”源于统筹全局的系统生态观。新时代,在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增强生态系统整体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中华民族在绿水青山中永续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持续推进,468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逐渐成为现实。

“中国绿”源于对世界和人类明天的责任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兴替史的无数教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真理。中国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指明了全球发展向何处去的理念和愿景,体现了中国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新方向的大国责任担当。

“中国绿”包含的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心系国之大者,长期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积极开展地方调研、建立国情调研基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作为COP15成员单位推荐了多个入选中国馆展览的优秀案例。

案例一: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化。云南哈尼梯田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地方民族生态文化的典范。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结合“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与大自然一同创造了鬼斧神工般的梯田奇观。独特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民居和宗教习俗等梯田文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等诸多殊荣。古老的生态文明探索,在新时代焕发出了崭新的风貌,并正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故事。

案例二:生态经济引领绿色发展。浙江省丽水市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萌发地和践行地。作为先行先试的“两山”典范,丽水70多年的发展,几乎是新中国的一个缩影,从贫困闭塞的沿海山区,到改革开放后走上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2020年,丽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3%增长至2019年的63%,人均GDP增长了10.6倍,由1000美元左右跃升到10000美元。丽水探索和实践的生态经济学,从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验证了“两山”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和实践指导意义,成为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动力的源泉之一。

案例三:湿地遗产保护带动城市新生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的江苏盐城,拥有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优势。2019年,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沿海湿地自然遗产。盐城市政府积极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打造“湿地生态城市”名片,推动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建设。盐城在湿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不但为城市自身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新路子,也被国际舆论赞誉为“发展生态文明的城市榜样”。

案例四:从苦甲天下到生态文明的新定西。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地无绿,河无水,鸟无栖息之茂林,人无蔽日之绿荫”,境内森林覆盖率仅为5.16%。1982年,联合国官员考察后认为,该地“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000年贫困发生率为 74.8%,一般返贫率为20%~30%,灾年时可达45%左右,为全国“贫困之最”。通过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和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彻底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绣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新定西。新定西的故事说明,致富与生态完全可以做到同向而行、相互促进。

这些案例只是中国地方实践的部分优秀案例,其共性都是因地制宜、把握政策先机,创造性地实现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同步、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共赢的目标。这些案例体现的“两山”模式和探索,也为“碳中和”“共同富裕”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

“中国绿”要求继续同向而行

让“中国绿”越来越宽广,为地球增添更多春色,是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既有客观风险,也有主观挑战。2021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依次是极端天气、气候行动失败、人类环境破坏、传染病、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政府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全球发出了“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时代呼吁。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国社科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如“碳中和”问题,我们针对社会上的某些理解偏差和误区,明确提出“碳中和”并非简单地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用新技术替代旧技术,要解决发展难题,必须将碳中和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为确保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系列要求,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科院于2020年3月正式组建生态文明研究所,并先后成立了生态文明高端智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生态文明研究系、生态文明大数据实验室,形成了1+4的生态文明基础理论、政策应用与学科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基地。让生态文明的理论思想扎根祖国大地,让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走向世界,以“中国绿”引领全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 王灵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云南 生物多样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