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10-26 09:31“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走出了农村,又回到农村,最终扎根于农村。”对乡村医生胡华胜的这一行为,父母心疼,朋友同学不解。
其中缘由,也只有胡华胜自己知道。
巧家县新店镇,老百姓都称“五甲”,意思是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常年迷雾笼罩,是贫穷落后的象征。
而出生于1983年的胡华胜,就成长于新店镇新店社区新房村民小组的一个农村家庭。挑大粪、种包谷、放牛、割草、砍柴……
胡华胜回忆,10岁那年的一天深夜,80岁的爷爷突然肚子疼痛,病情非常严重。当时村里没有医生,父亲便用一把椅子和两根木棒做了一个简易担架,请来亲戚和左邻右舍帮忙抬去乡卫生院救治。七八个人抬着爷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行走在崎岖山路上,通过自己和母亲用基本不能发光的手电筒一前一后照亮,两个多小时才到医院,天已蒙蒙亮。其间,爷爷因为疼痛休克好几次。年幼的胡华胜被吓得边走边哭,心里一直在想:“我们村要是有个医生该多好啊。”
“从那时候起,我心里萌生了一个念想,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当一名医生,而且要在农村,做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好医生。”胡华胜说。
初中毕业后,胡华胜就直接报考了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学医。2004年毕业后,他也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便进入昆明一家医药公司上班,勤劳踏实的他领着丰厚的工资,成了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骄傲。
虽然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很安逸,但从小立志学医回村为群众解除病痛的理想成为了胡华胜的一块心病。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回到家乡更好地为群众服务。2012年,胡华胜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2014年,新店镇在鲁甸6.5级地震中受到重创,新房村民小组数十间房屋垮塌,胡华胜的一个叔叔不幸遇难,多名村民受伤。此次重大自然灾害更是触动了胡华胜回农村的初心。
“到最偏远的地方守护群众健康本就是我学医的初心,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胡华胜说。2014年国庆节当天,胡华胜成为了新店镇的一名乡村医生。但他没有选择在新店社区,而是带着不满4岁的孩子来到更偏远、更艰苦、更需要村医的新店镇火地村。
火地村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2329人,2014年,全村有一半的人口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胡华胜去火地村之前,该村卫生室连消毒、包扎等常规医治都不能进行。究其原因,火地村距离镇政府近20公里,山路坑坑洼洼,特别是雨季,车辆通行困难,村卫生室的药品要到镇卫生院用人去背或找车拉。而村里只有一名年纪较大的赤脚医生,各种原因导致村里不能正常开展医疗工作。
药品是开展医治的最基本保障。谈及运送药品,胡华胜介绍,他有一辆面包车,到村后,他定期开车到镇上拉药品,路滑就在车轮上挂链条,两年间,链条坏了四五条。他说:“现在路面硬化了,拉药品方便了,到村组向村民们宣传健康知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都方便了。”
每月,胡华胜都会抽时间到各村民小组宣传健康知识,为群众作健康体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更是常到农户家中开展健康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虽然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但在大山之中,山体垮塌却是常有的事。就在今年8月16日,胡华胜心想,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槽房村民小组为残疾人洪开云进行健康检查了。他便拿着相关药具前往,途中遇到了山体垮塌。一边是自身安全,一边群众健康。待垮塌的山体稳定后,胡华胜毅然决定徒步翻过滚落的山石继续前行。到达洪开云家后,洪开云家人看到满脚黄土、满头大汗的胡华胜,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拉住胡华胜的手,激动地说:“你真是我们的好医生。”
胡华胜当上村医前虽然做了很多知识的准备,但到村卫生室工作后,发现农村群众的疾病涉及方方面面,他感觉原有医学知识的不足。于是,2017年,他又到昆明医科大学临床专业进行了继续深造。
家住火地村欧家沟的谢廷芬,被青料粉碎机绞断了两根手指,经过胡华胜的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极为满意。她说:“以前,大病小病都往镇上、县城跑,疼的时间长,费用高。现在,村民们的病基本胡医生都能治疗,治疗不了说明这病也是非常特殊,就直接到县城里的医院就医。”
为让村民们注重健康、少生病、减少开支,胡华胜除了经常性向村民宣传讲解健康知识外,还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健康行动”,走进小学,向学生讲解健康知识,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劝诫家人控烟限酒、注意家庭环境卫生等,切实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如今,胡华胜已在火地村卫生室度过了7个年头,全村520户农户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为群众精心治病,守护了全村2000多名群众的身体健康。谈及扎根农村从事乡村医生,胡华胜说:“现在我做到了,我感到很自豪。”
通讯员 胡华伦 文/图